改变反光面积和强度可以控制影像的反差,这是因为它取决于相对被摄体表面光域的直径。光域越小、越强,反差就越大。有时为了避免背景的水平部分难以布光,可以使用半透明连底背景或台架,从下方给予适当照明,但应注意此光决不能强到干扰黑线条的表现的程度。
在深暗的连底背景的水平面上加放一块平板玻璃,再把被摄体放置上面,可以得到倒影。
背景多用连底背景,为的消除垂直面和水平面部愉快的交线。背景材质又可以分为半透明和不透明两种。前者多从背景后面用泛光灯或聚光灯照明,经背景将光散射后再照射被摄体。应当注意的是,这种直射光决不能直接照射到被摄体上。这两种照明法都可以在被摄体的边缘形成深暗的线条。线条的粗细取决于被摄体的壁厚。
黑线条表现,有时器皿的部分边缘可能会出现明线,使之不易从亮背景中跳出来,或是说这部分明线会与背景的明暗合并不能区别。逢此时,可以用墨小心地在这边缘部描一条细线,则可隔离被摄体与背景。只是做工要细,要以假乱真,不要露出破绽。
这类制品中有高档的玻璃、水晶制品,中低档有各种有机玻璃和透明塑料器皿等。这些被摄体的拍摄重点,一是要表现出透明体玲珑剔透的质感;二是要刻画出它们或俏丽优美的造型,或古奥拙朴的纹样。
光在透明体中传播,只有少量散射,这就使得它们在常态的角度下观察都会呈现为透明的,并不容易清澈。纯正地加以刻画透明体的质感表现的关键。在以下几点:投射光的入射角越小,反射的光越多,它的反光产生耀斑;光在穿透不同透明介质时会改变方向,产生折射;以切向光照射弯曲表面,边缘部分是不透光的,会呈现黑色或深暗的轮廓线。
拍摄透明体,事前一定要彻底清洁,不留任何灰尘、污点、指纹,否则都会清晰明显地表露出来。
这两种布光均以表现玻璃器皿外轮廓的亮线条为目的。从镜头视点看,会发现除亮线条外,器皿的大部分空间面积是呈背景的深暗色调。为强调被摄体的玻璃质感主体面,即一般离相机最近的面,可以在其适当部位加一两处条形耀斑。方法是在要形成耀斑的对面的适当位置放置一两块小而亮的反光物,利用主光源的漫射光使它的选定要从相机对焦屏处观察,反复移动,直至到预定位置后固定。另一种方法是可以用白纸把泛光灯打遮住,然后合拢遮光挡板,只开到一定的宽窄,并调整高度和方向,让它映照在玻璃器皿上,就可以形成前而所说的装饰光。灯位要小心地离开镜头的光轴。这种装饰光虽然可以加强深度透视和造型,但对刻画玻璃则要小心,不要在有纹样处形成耀斑,破坏掉纹样的表现。
根据以下诸项,对玻璃的质感表现需要区别于其他类别的照明处理。布光时一般主光都较单纯,光的强、弱、硬、柔决定被摄体的明暗反差,轮廓线的清晰,纹样的明暗交替,耀斑的显隐。
暗线条表现有体积感,重量感,且有高调效果,其明暗反差主要决定于照明的亮度。
不论采用哪种布光法对透明体布光,原则是尽可能不用直射光或使用最低量的光源。要强调环境印象,或对比,或和谐,或渐变,但要有主调、有反差才会有生气。理想光效的评价是能使玻璃体最简洁、最醒目地表现它的造型个性。这又主要依靠利用反衬强烈的边缘光来勾画轮廓,用窄光的装饰光来强化质感。
玻璃体在表现时,通常有暗线条、两线条及主体三种表现。
当感到被摄体两侧轮廓不够深暗时,补救的办法是用黑纸设置在背景垂直部分的两侧,用来将黑调映在器皿边缘,调节、强化层次。如感到黑纸条设置不便,可以将黑纸卷成圆筒形状,则可以前后左右自由移动。
亮线条表现的有点是在深色调的背景前,被摄体的明亮轮廓非常醒目,在有色背景上,玻璃器皿的亮线条的本色不会变化。但亮线条不适合多面体的表现,原因是它可能会使其中的某个面形成很强的耀斑,而丧失细节。
本体表现
暗线条表现的重要特征是将玻璃器皿的轮廓刻画为深暗的线条。这样布光的先决条件是一定要将背景处理成明亮色调。布光时,被摄体与背景之间要留有足够距离,另外主光又几乎都不作直接照明。
用星光镜把玻璃体极有讲究的高光点处理成十字形、米字型光芒,可增加些情趣,但光芒宜小不宜大。
暗线条表现
在玻璃器皿的侧上方用雾灯、柔光罩或其他扩散光照明被摄体,可以造成玻璃器皿的两侧外轮廓及顶面出现明亮的线条。当光源面积较大时,对小的被摄体可以塑造出两边对称的亮线。如果被摄体稍大,或为取得非对称效果,可以用两个散射光源从玻璃器皿后侧方交叉布光。亮线的明暗对比及粗细,取决于光源的强弱与光位。在某种特殊需要下,仅仅从玻璃器皿的一侧后方布光也会产生有趣的效果,如另一侧边缘与背景融合,可以在此侧适当位置设置一块反光板补光,也会取得亮线条。
两线条是利用光在透明介质表面的反射现象来加以表现。玻璃体的亮线条表现无疑背景一定要深暗,乃至黑,方可托显出器皿明亮的线条。
透明玻璃体的暗线条表现主要利用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作用形成。
亮线条的布光法有以下几种:
本体表现可以在背景上大作文章。如对透射想背景的光进行遮挡,可以把背景处理成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的渐变影调。也可以在背景上重点投光,控制光域,造成在被摄体周围形成重点表现的区域,造成在被摄体周围形成重点表现的区域。另外,使用各种有韵律花纹的平板玻璃做背景,求得多变的、有节奏的趣味表现,并使用泛光灯从后面投光,使用宽光、窄光、高位光、低位光及特殊圆形光来比较不同的效果。也可以在灯前加色片,投局部或全部、一色或两色光使被摄体绚丽生辉。
在使用基本照明方式时,如果感到被摄体正面需要补光,可以使用反光板或扩散后的软光。
不论玻璃制品的造型如何,它们光滑的表面对周围环境,尤其是对光亮的反映十分明暗。所以在拍摄时对被摄体与环境一定要隔离。摄影棚最好全部遮暗,任何漏光的缝隙都可能在玻璃体表面形成耀斑。
这种布光法不是求得醒目的线条效果,而是强调玻璃器皿本身的表现。布光的特殊要求是,背景如未半透明体,主光从背景后方透射,用散射光照明被摄体;背景如果是浅色不透光物,将透射光投向背景,再利用背景的反射光照明被摄体,但此时一定要在灯头上加置蜂巢导光罩或遮光挡板,不要使光投到被摄体上。
在较亮的背景前,玻璃器皿的周边轮廓会呈较暗的线条。一般情况下正面不需要补光,从背景透射的光会照亮被摄体。
亮线条表现一定要隔离各光源对背景的投入,否则可能得不到深暗的背景色调。
亮线条表现
另一种方法是在深暗的背景前,玻璃器皿的两侧后方,各置一块被白色反光,然后再用定向的直射光源,如聚光灯或加蜂巢导光罩的直射光源,如聚光灯或加蜂巢导光罩的泛光灯照射反光板,利用反光板反射出的散射光照亮被摄体的两侧,形成明亮的线条。要注意的是,反光板应该在镜头视角以外。投向反光板的光要限光,不要干扰对玻璃器皿的表现。
镜头焦距要足够长,既便于布光,又免于变形。如若必须仰俯拍摄,则要用相机的前后座的升降,来消除垂直线的汇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