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楼策划
有人认为,中国的商学院也给企业提供了大量咨询服务。但仔细考察就会发现,中国商学院能够给企业提供的咨询和培训,大量属于非管理性质的具体技术方案,以经济、会计、金融等内容居多,真正涉及管理的极少。而关于人力资源、领导力、组织变革等方面的培训基本上不是商学院进行的。
支招:目前几乎所有的影楼都是以套餐的形式标价,并且都表示不打折,但大部分的影楼价格都是有商量余地的,如果不想被“宰”最好多走访几家,然后再讨价还
与此同时,中国大学教师的选留、考核、培养、晋升制度,导致中国管理学界很难形成真正的学术共同体。在大学教授中,既有从事真正的学术性研究的圈子,也有琢磨政策动向、揣摩文件和领导意图的圈子,不同“圈子”之间缺乏规范的学术交流,很难形成严格的学术对话,使学者队伍也出现了“江湖化”现象。某大学校长以网络语言讲演引起轰动就是一例。不可否认,演讲能力、亲民姿态确有必要性,但当一个大学校长以充满网络俚语和“段子”的讲演把毕业生送向社会的时候,只有煽情而没有对学术的敬畏,只有媚俗而没有厚重的教养,就有可能把大学变成说相声的天桥。单纯看口才和包袱逗哏,郭德纲要超过大多数的教授。这就给商学院的培训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是知识和思维训练,还是段子和相声娱乐?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具体国情,西方理论大都“水土不服”。如何使普适性的管理学理论与中国的具体情境相结合,一直是困扰国内教授们的难题。一批学者一直在从事“中国式管理”(以曾仕强为代表)或“东方管理学”的研究,试图以西方式的科学方法解读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境,但这种努力尚未脱离学术轨道。
企业管理
据哈市工商局12315负责人辛栋介绍,目前哈市婚纱摄影行业存在四大弊端:一是缺乏行业规范;二是共用物品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三是影楼单方制定的格式合同文本,仅保障了自身利益,忽视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四是商家的虚假承诺难兑现。
中国已经有了众多的商学院,有了数量庞大的管理学教授队伍,但教授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学术,尤其是官方的考核指标和聘任标准方面——用中国数据验证西方理论,聚焦各类顶尖期刊和官方项目,在管理实践领域基本上没有影响。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管理培训现状是管理培训师几乎不看这些东西。所以,在西方通过咨询和培训能够进入企业的管理研究成果,在中国基本上不存在。
造成中国管理培训现状乱象的原因是时代使然。1980年代的卖方市场时期,再怎么强调产品质量也收效甚微,而90年代转变为买方市场后,企业开始自觉狠抓产品质量。曾几何时,温州的劣质鞋行销全国,然而后来温州人自己焚烧销毁劣质鞋。原因无他,市场力量使然。如今,在企业从向资源要效益转变为向管理要效益的转型中,谁能在管理培训上走在前列,谁就可能在今后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案例:齐女士准备拍结婚照,看中了新阳路上一家影楼向她推荐的特价套餐服务。当她想要一份报价单时,却被告知没有报价单。她随后又看上了另一款没有特价的套餐,希望也能按照特价打折。几经讨价还价,她得到了特价。
同西方相比,中国未能形成管理学的学术共同体(主要表现为评价标准非学术化,跟风式的机会主义),培训缺乏学术支撑(学者和培训师两个群体之间断裂)。企业家的成长道路差异,使面向中小企业的培训难以渗透学术内容。这些问题,会对中国的管理培训带来比较长期的负面影响。
案例:黄女士在拍婚纱照时,影楼的服务人员带她参观了部分展示婚纱,她对其中的几套婚纱比较满意,签了合同,付了定金。但等到拍摄看衣时却被告知,她选的那些新款和时尚的婚纱属于贵宾区,如果要穿就得加钱。
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管理学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学术与实践如何对接?在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学者、咨询培训工作者、企业实践者之间的摩擦不断。而中国的管理培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天桥把式”和“江湖游医”。中国的管理培训现状是怎么样的?
宣传误导、相册祝福语出错、加厚杂志册实为普通版本……婚纱摄影引发的投诉五花八门。据哈尔滨市工商局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该中心前6个月接到婚纱摄影的咨询、投诉、举报80余件,比去年同期增加近4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