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年轻群体的强势崛起,只有理解消费主力的商业逻辑,懂得如何靠拢这一代年轻人,未来的商业才能成功。”
最近几年“品牌年轻化”无疑是各行各业营销热词,但很多品牌想要年轻化却不得法门,终显颓势。
品牌年轻化绝不是在微博、微信上写写段子、做两次营销那么简单。美国学者托马斯·科洛波洛斯在《圈层效应》一书中这样写道:“面对年轻群体的强势崛起,只有理解消费主力的商业逻辑,懂得如何靠拢这一代年轻人,未来的商业才能成功。”
老化≠“过时”
提到品牌年轻化,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它的反义词“老化”,多数人会把它与“过时”相媲美,认为老化就是因为品牌理念或者包装陈旧,跟不上新群体。
有人将“老化”总结为了两点:其一“市场份额下降”,其二“品牌认知度低”。但认真思考后发现也不能称之为老化,为什么?
“市场份额下降”与“品牌老化”充其量代表因果关系,由份额下降而导致老化,可在市场中不难发现那些“冷饮”“饮品店”冬天生意不好夏天却依然火爆。
所以,“品牌老化”到底谁说了算?
2011年可口可乐全球首席营销官乔·特里波迪(Joe Tripodi)在《哈佛商业评论》的采访中对当下品牌与消费者关系提出鲜明观点为:
“我们必须明白作为TOC消费品公司,如今消费者,意见领袖(key opinion leader)能够创造比企业更多的信息,是消费者拥有品牌决定权,而非企业”。
换句话来说,决定品牌是否老化,应该是这个品牌的用户群。在市场环境中往往是消费者在主导着品牌的颜值美丑,生命周期。
品牌年轻化≠年轻人化
什么是品牌年轻化?品牌年轻化是找到原来对应消费者所在的渠道;品牌年轻化是重新破圈;品牌年轻化是重塑认知;品牌年轻化是甩了前男友找到现男友。
但是品牌年轻化的目标靶向,更多时候并非是简单针对某个年龄段的群体,而是针对所有具有年轻心态的人群。
就像蔡上说的,“不要把自己捆绑或定位于取悦某一个年龄阶层。”
事实是只要与用户生活相关的一切都需要被“社交年轻化”。
若想与年轻人玩在一起,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其一跨界联名。跨界在婚嫁行业已经非常流行,优秀的跨界联名会瞬间实现两个IP的双赢。
其二制造话题。炒“话题”,这类玩法往往基于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炒的最佳方式有组CP与做情感共创两个维度。
这种元素在于把产品的意义提炼融入到故事中,找到情感点瞬间可以集中圈层。
其三紧跟热点。懂营销的好品牌能够抢占流量明星,快速占领同类产品制高点,不会玩的品牌可能就发张“海报”而已。
随着95后Z世代的崛起,年轻一代在线时间更长,注意力持续时长却更短了,加上个性化标签背后越来越”刁”的消费口味,品牌传统的服务和营销已经很难打动他们。
从众多国产品牌崛起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唯有了解年轻人的真实心声,真正走进年轻人的阵地,构建品牌和新一代年轻人的对话路径,才能保持品牌活力,不断前行。
下一篇:腾龙宣布开发两支新无反镜头
上一篇:一键解锁!国内“宝藏”婚礼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