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一直以来是富士引以为傲的,将胶片时代的“记忆色”逐步还原到数码时代。而富士X-T4无论在图片拍摄还是视频录制中都可调用共18款的胶片模拟,首度亮相于X-Pro3上的Classic Neg.经典负片也不出意外的包含在X-T4的胶片模拟列表中。本组样片所搭配的镜头是XF16-55mmF2.8 R LM WR。
存储卡槽方面,依旧采用了双卡槽并且两个卡槽均支持UHS-II的高速卡读写协议。从内部铭牌来看,X-T4的产地为中国。其实近年来中国工厂无论在产能和制造工艺方面均有大幅提升,大家也大可不必太过执着于日本制造。
作为X系列中的元老X100系列已经更新至了第五代,旁轴设计代表着想胶片时代的致敬。复古的外观基因也传承在了整个X系列之中,作为其中的性能旗舰X-T4的问世无疑代表了富士数码相机的最高技术水准。同时作为该系列中的第四代产品,几乎把过往的欠缺之处都进行了补足。
富士为X-T4配备了高达369万像素分辨率的电子取景器,放大倍率高达0.75。同时可以通过三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增强:低光优先:允许您在弱光下清晰地看到拍摄对象;分辨率优先:甚至可以显示拍摄对象的精致细节;帧速率优先:在拍摄移动对象时可以尽量减少取景器中的模糊。
此次按键的最大改动之处,无疑是将测光模式拨盘替换为了照片/视频模式切换功能。这样的设计能在不单独设立视频拍摄按钮的情况下,快速选择拍摄照片还是视频。快门按键又能兼顾视频拍摄的起止按键,比起独立小尺寸的视频拍摄按键在手感和便捷性方面是有很大提升的。
X-T4在手柄部分做了加深处理,一来全新的大容量电池需要更多的内部空间,二来增加拍摄时的握持感。这点似乎也是目前无反相机的主流趋势,在追求极致的小巧体积之后,用户对于拍摄的续航和握持感的诉求又推动了相机厂商“以人为本”的初心。
丰富的接口带来外接扩展设备的便利性,对于拍摄视频的用户而言是一大福音,简单的加上兔笼便可扩展出一套拍摄系统。
富士X-T4的整体外观保持了富士一贯的复古基因,仅在细节之处较上代略有变化。X-T4的整体机身尺寸为:134.6x92.8x63.8(mm),厚度增加了些许,主要在手柄位置。重量方面由于增加了机身五轴防抖功能,比X-T3重了约37g,重量控制还是十分到位的。
按照惯例,针对原生感光度进行了测试。从测试图片可看出,富士X-T4在ISO 3200以内还能够保持非常干净的画面,细节保留也很多。只有上升到ISO 6400以上时开始出现少量人眼可见的噪点,直到ISO 12800开始噪点增多,但细节保留还是值得称道的。日常拍摄时,若使用自动ISO设定的话,建议用户将感光度区间设定在ISO6400以内较为保险。当然如果遇到没有外部补光的应急情况,ISO12800下能保证将画面真实地记录下来
作为系列产品,就难免被用来和前代做对比。这也完全在情理之中,毕竟提升之处才是大家所关心的地方。从下面的表格中能比较直观的对比X-T4和X-T3的主要参数。
相机底部的同步接口能外接原厂竖排手柄,并同时支持三块电池(机身内一块,手柄内两块)的叠加续航。
左肩上设置了回放键和删除键,军舰顶左侧设有带锁定功能的屈光度调节旋钮。
不得不说的是这次X-T4上采用了一块超薄的液晶屏,且与机身结合的平整度相当高。无论是翻转收纳保护时还是实时取景状态时,几乎都和机身融为一体。
背面来看,按键布局都沿袭了上代的结构。近年来富士在入门机型中已经取消了方向按键,依靠摇杆和触摸屏来调节主要参数。但是笔者个人觉得对于经常需要调整相机参数的摄影师或者爱好者来说,摇杆+方向键的组合才是操控感最佳的组合。
富士X-T4标准感光度最低为ISO 160,最高为ISO 12800,并可扩展至ISO 80-51200。对焦方面,在原有性能基础上,X-T4采用新的算法和相位检测自动对焦处理功能,使得自动对焦性能提高到0.02秒。跟踪自动对焦性能也得到了大幅提高,尤其人脸/人眼自动对焦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富士X-T4使用了约2610万像素的X-Trans CMOS 4传感器,具备2600万像素。X-Trans CMOS传感器对富士独有的对于传统的拜耳阵列排序CMOS的优化,不仅保留了相机原有的锐度,同时也有效的避免了摩尔纹以及伪色的产生,可谓是一举两得。借由第四代传感器带来ISO 160的最低标准感光度,在白天室外拍摄使用大光圈时对画质的提升也非常有帮助。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富士X-T4在不同ISO感光度下的画质表现吧。
谈及富士胶片,胶片时代的辉煌,名声赫赫广为流传。在数码化时代来临之时,富士并不能与传统单反老大哥叫板。但在X系列发布之后,十年之间凭借着高新、高产和高颜值,富士收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逐渐跻身于数码相机的第一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