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更换镜头,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焦段及拍摄场景选择不同类型的镜头
微单现在有什么缺点吗?
微单发展至今也有五六年时间了,可能在最初大家觉得微单最多只能替代一些入门级的
相对于单反注重成像质量和操控的专业性来说,微单则是试图将便携性和成像质量二者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微单受限于体积及其市场定位,注定在传感器面积以及镜头群尤其是长焦镜头等方面目前暂时无法与专业级单反相提并论;但对普通用户而言,如果只是对画质有一定需求,想要拍出好的照片,另外旅游在外时不想让相机成为负担,偶尔还能文艺下,那么微单俨然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回头想想,可能与自己工作所关注的行业有关,“微单”这东西每天都会以各种情况出现在脑袋中,自然会认为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个词,但对于不少人来说,除了手机外,可能其他的拍照设备只有照相机和单反这两种分别,我相信这样的人应该不在少数。
关于微单的一些小问答
·体形小巧易于携带,特别是出去旅游时便携才是王道
·大多数微单比同级别的单反价格便宜
相对于我们常接触的单反采用的是全画幅和APS-C画幅来说,微单在传感器大小上有着更多的选择。传感器是相机成像最主要的的核心元件之一,面积更大的传感器能够获得更高的画质和宽容度,以及细节表现力。所以,挑选微单首先可以从传感器大小来选择。
行货。微单毕竟是比较精密的电子产品,总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出意外,我建议还是购买行货比较靠谱和安心。另外,现在不少人喜欢在淘宝上淘水货微单,但是淘宝水深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翻新货和动了手脚的所谓“原装”层出不穷,所以如果没那么多心力去折腾还是乖乖买行货吧。
我也不扯什么微单的发展史了,简单来说,我的理解是“微”意味着小型化,顾名思义微单代表的是比单反更小的单镜头可换镜头相机,主要是区别于同样是可更换镜头,但个头较大的单反相机。之所以我们习惯把这类相机叫做微单,更多的只是从外形上来定义,但其实更严谨的来说它们应该叫做“无反相机”,这是因为微单与单反的结构是完全不一样的。
另外,关于微单传感器尺寸我一直有句话想说:“更小尺寸传感器画质不一定是糟糕的,只是更大尺寸传感器画质会更好”。上面这张微单中三种最常见的传感器尺寸画质对比,总体上的确是全画幅在高感上有较大优势,但是在ISO1600以内,甚至是ISO3200以内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使用到超过ISO3200的感光度。现在新一代的相机在机内处理和算法上早就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小尺寸传感器正快速的追赶更大尺寸传感器的画质。
肯定有。刚说了不少我认为的微单的优势,但是不可能有这么完美的东西,所以微单自然也是有其缺点。早期的微单缺点比较多,如对焦不够快、取景器有时滞、镜头群不够丰富等,但是现在这些基本上早已解决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我认为目前微单最大的缺点是在续航上。微单即使是在黑屏的情况下,只要不关机其内部电子器件的取景过程仍为不停工作状态,所以在耗电方面比较厉害,而单反的光学取景是完全的物理结构,理论上不存在耗电的情况,基本上开机不使用的情况下一个晚上也不会掉一格电。不过现在微单一块电池的续航大多在400张左右,平常的话也还是够用。
到底什么是微单?
当然,我并不是说全画幅不好,如果是以画质为优先来选择微单的话,肯定没有其他选择,绝对是全幅,毕竟在画质和景深(背景虚化)方面全画幅是占绝对优势的。但是如果只是为自己挑选一款微单相机,我还是认为便携最重要,既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使用更小尺寸传感器的微单也能达到差不多的画质,我为何不选择更加小巧的相机呢。
绝大多数不可以。在单反中这也是不行的好么,转接除外。虽然微单的一大特点和优势是能更换镜头,但是由于传感器大小和各品牌微单卡口设计的不同,所以是不能使用其他相机品牌镜头的,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同样是M4/3系统的奥林巴斯和松下,其他的除非使用转接环转接。
简单了解了什么是微单后,肯定不少人又有了新的疑问,那我到底该选购一款什么样的微单相机?数码产品我一贯的想法是买新不买旧,最近一段时间也新上市了不少新的相机。下图是我整理的一些目前市面上热门的微单,而这些基本上都是在售的热门机型或即将上市的新机,大家可以先来看看。
汤米·卡(Tommy Kha)是一位耶鲁大学摄影系的亚洲学生,在他《退换寄件人》的摄影系列中,汤米收录了数年间自己在镜头前与上千位不同的朋友、爱人甚至是陌生人接吻的照片。这一系列的拥抱与接吻,有的亲密,有的尴尬,有的令人捧腹,而令人十分奇怪的是,照片中的汤米看起来对接吻是那样的厌烦。
单反与微单的区别:单反的全称是“单镜头反光相机”,单反的内部结构中有一个反光板和用于光线各种反射的五棱镜,这些用于将外部光线通过物理反射的方式送达取景器的反光板和五棱镜成为单反相机取景的主要部件。而微单在结构上取消了单反身上的反光板、棱镜与光学取景器,大大缩小了镜头卡口到感光元件的距离,因此可以获得比单反更小巧的机身体积,这是单反与微单的最大差别。另外,单反取景主要以光学取景器(OVF)为主,而微单则更多的是直接使用LCD屏幕和电子取景器(EVF)。
其实很简单,全画幅、APS-C等这些表示的是传感器的尺寸大小,全画幅大小相当于我们胶片相机所使用的一张35mm胶卷的大小,APS-C画幅则是全画幅尺寸的一半,所以APS-C也有半幅或者残幅的叫法。而这两种尺寸的传感器在单反中很常见,比如佳能700D、尼康D5300这些都使用的是APS-C画幅传感器,而使用全画幅传感器的有佳能5DMarkIII、尼康D810这些更高端的单反。
·所见即所得,拍摄时调整任何参数都能直接在屏幕或者EVF上看到实际效果
微单小巧、轻便、外形多样,并且除了大部分定位于家庭用户的机型外,现在还有不少针对专业发烧友的微单,除了具备最基本的手动功能外,还有一些如峰值对焦、1/8000快门速度、曝光锁定等专业性能,在专业性上逐渐向单反靠拢。
不同品牌的微单镜头可以交换使用吗?
有必要一定要选择全画幅的微单吗?
没必要。如果是买单反,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我一定会推荐上全画幅,毕竟玩单反最终会走进全画幅这个坑的,但是对于微单我觉得没必要,因为微单最大优势就是便携。现在全画幅单反仅索尼一家,刚才我说过传感器尺寸越大画质就越高,但是这换来的是更大的体型和更昂贵的价格。
我应该怎么选微单
事实上,汤米的这项工作不仅仅是他想要锻炼他的接吻技巧的借口,该摄影系列的重点在于假设摄影师为他们自己作品的主角,尤其着重对自我的刻画。但是这种摄影理念完全不同于以往汤米在其它媒体中所见到的对亚洲人的定位。在大多数情况下,亚洲人往往会被设定在配角的位置上,根本不能够与主角相提并论。为了尽量兼顾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汤米自己做起了作品的主角。然而照片中他的肢体和面部表情僵硬、无动于衷,由此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他的抵触。
微单的优势:很多人选择单反无非是更高的画质和看起里很专业的外形,但买了单反用AUTO档的人不在少数(推荐阅读《摄影小白告别AUTO档知识普及》),其实何苦要这样为难自己呢?买回来不会用,带出去还嫌它沉。而我认为除了真的是专业用途外,其实现在微单上基本上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所以如果你只是想买个用起来还不错的数码相机,真的不要再在单反上纠结了。我简单总结几点微单的优势:
目前有推出微单的厂商主要有图上8个品牌,虽然奥林巴斯和松下共同研发的M4/3系列是微单的开拓者,但是从目前的分布来看,使用APS-C画幅的微单占绝大多数,是目前微单市场的主流。什么?你还不知道全画幅、APS-C、M4/3是什么东西?
“卡片之薄,单反之用”这是2009年全世界首款微单相机奥林巴斯PENE-P1诞生时的广告词,而这几个字也很好的诠释了微单存在的意义。前些日子好几个朋友打算买相机,找我询问推荐,也奇怪了,基本上都问的是买什么单反好或者XX型号单反值得买吗?但最后了解到他们的需求大多仅仅只是画质好,能换镜头就行,而我给的建议是那为什么不选择微单呢。但接下来的一句话着实让我很无语——“微单是什么?”。
·拥有比卡片机更大的传感器,大部分与单反拍摄的画质无异
[“微单”一词早已被索尼进行了商标注册,所以除了索尼外其他相机厂商都不会在正式的场合和宣传上使用“微单”这个词,一般使用“微型可换镜头数码相机”或者“XX系列可换镜头相机”等。但是由于早前此类相机诞生之初媒体宣传的不统一,造成大家对这类小型可换镜头相机的称呼混淆,加之“微单”也十分形象,所以之后都用“微单”统称这类相机,算是成为民间一个不成文的认知吧。而港台地区就较为严谨些,都用的是“无反”这个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