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址开发区的火炬大厦场地,第二天上午的搭建由火烈鸟的成员帮助顺利完成。活动期间,火烈鸟志愿者分工合作,从前期收集作品,到活动的音响、灯光控制,以及现场花絮图片的拍摄和初评现场作品的摆放等,都有条不紊。
投子初选子如金
前场的奥林巴斯讲座让现场十分热烈,后堂的初选入围作品工作也在紧张严谨地同时进行。不同的视角,让三位评委有了默契的分工:刘宽新老师非常注重拍摄的创意性及数码制作、印刷品质;应利民老师更关注组照的配合组织,其中的好几幅获奖作品,都是他从不太理想的组图中“抢救”出来的;本地评委侯希智则对纪实作品中的失实现象,及作品的思想性和反映时代特征,进行严格把控。视角不同,每组作品评选便总有争论,虽然是投仔定初选,为了不让好作品淹没,不让哗众取宠的作品滥竽充数,评选时有延长。而戏剧性的效果是,在进行现场举牌评选一等奖与特等奖时,三位专家举牌大多一致,特等奖评选更是一次性通过,也许这便是“去伪存真”后的共鸣吧。
这幅作品的文字是平和的,不具有攻击性的,但它又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从花纹到字体都是经过雕琢的,因此,你很难判断它的性质。不过在正规的摄影比赛中,一般都不允许添加修饰性的文字,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修饰性的文字会让图片形成一种设计感,进而影响人们对图片本身的判断,比如这幅图,去掉文字你会感觉是非常普通的摄影作品,但加上文字之后你会感觉还比较不错。
比如这幅作品:
一、文字渲染型
影友一家亲
活动前晚我们赶到淄博,便受到了淄博摄影家协会及火烈鸟摄影网版主们的热情接待。两们远道提前而来的影友,因专程前来参加活动,也享受到了“免费午餐”待遇。火烈鸟的几位版主戏称自己是“鸟人”,影友是一家的理念,让我们深受感染。特别是本次评委之一的刘宽新老师,有近一年时间没有上网的他,当即决定注册成为火烈鸟论坛会员。
刘老师的数码后期处理讲座,不仅仅让大家学到了实用技巧,并交给了大家前期拍摄、后期处理时的衡量标准,使大家对数码摄影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引起了不少影友深入学习数码后期的兴致,纷纷欲进京随刘老师学艺。省摄协常务副主任田凤仙老师听完讲座,也用一句话总结:让有条件,但没来的影友后悔去吧。
台下,刘老师也不惜将自己的成功经验传授于大家,教大家做一些色彩训练的小巧门。就像一张标准色卡,对于大家指认的每一处地方,刘老师都会很自信的说出色彩数据,影友们都非常钦佩刘老师的敬业、专业和专心。
最终的大奖花落人像组作品《岁月沧桑》作者周光平身上。据作者介绍,此片也是在街头抓拍的纪实之作。主人公那沧桑的面容、蓬乱的鬓须、充满意味的手势与斑驳的光影交织在一起,突露出其一生的凄凉,而难以猜测的眼神里流露出更多的是一种与命运抗争的坚韧与不驯。正是基于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同情,作者经过长时间的跟踪,终于定格了这令人震憾的神情。按作者的说法,作品的成功要先感动自己。
再平凡的生活也不会缺少素材,缺少的是我们的发现。作为摄影人,我们需要的或许就是应利民老师给自己归结的三点:童心、静心、信心。
二、朴实无华型
运用这个类型,最重要的就是要选好字体,手写体?粗犷体?纤细体?字体的选择几乎决定了你的最终效果。
因为文字占据的空间大,所以人们很容易就被它吸引到,又因为文字极具煽动性,所以会让人们的注意力停留的时间更长,而在字体的选择上,选择了更加坚硬的字体来配合画面,加上黑色文字的选择,与整体画面的融合十分到位。
我归纳了一下我常用的十种添加文字的方法:
图片直播如亲临
现场的火热,并不能消除我们主办方和火烈鸟版主们的担心。火烈鸟成员遍布全国各地而非限于淄博,更多的成员并没有现场参赛,而我们的活动是否能引起他们的关注,是确定此次活动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随后的网站数据核实,让我们较感欣慰,在活动开始的一个多小时,活动还未到达高潮,便有500多人次点。 影友一边聊天一边等看新上的花絮图片,这对喜欢上网的影友来说也别是一番感受。
大奖源于同情心
此次参赛的作品,与风光、创意、人像组相比较,纪实组题材作品尤为突出,让评委们眼前一亮。纪实组一等奖《最后的相见》,作者皇甫晓文是一名记者。作品从拍摄现场情感的抓取,镜头感的运用,新闻元素的整合,到最后组照照片的选取,都给专家和在场影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给照片配上文字,与平面排版有相通之处,但又截然不同,照片的文字,重在衬托照片,而平面设计的文字则重在传达力量,前者更多的是一种点缀,而后者更多的是一种武器,所以,照片的文字是为了引导人们更好的观看照片,而不是喧宾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