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02年入了松下DMC-F7卡片机开始,拍片、装逼的欲望就一发不可收拾,迫不及待的想要买一套大大的,威武的、有许多镜头可以换的单反相机,于是乎从卡片机迅速折腾到单反相机+一堆狗头的阵仗。历经柯尼卡美能达到索尼的转变,而后换门佳能,经过四五年的折腾,无数次进进出出,形成了现在的一套配置。
话说,真正使用过才有发言权。本文将就目前这套配置及形成这套配置前所使用过的其它类似镜头作个简单的点评,让纠结于这些镜头的朋友们少走一些弯路。
适马12-24:这只镜头在我手上,没有超过一个月。第一,我不喜欢那万恶的涂层……第二,前镜片实在是太突出了,对于我这种镜头要拿胶布包的器材派,没有UV总觉得差点什么。说成像的话,这支镜头只能说软……到F8都软。唯一的优点是,畸变控制得太出色了,全焦段,几乎是0畸变,这点太变态……
本人不靠摄影为生,但偶尔会通过摄影赚点外快。近10年的摸爬滚打,弯路走了一大截,对五花八门的镜头有着各式的纠结。相信无数影友一样会有我所碰到的烦恼和痛苦,所以斗胆将我这10年使用过的,已经转手的,和现在所留下的镜头做个总结,希望能给将要选择这些镜头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借鉴。
17-40是我出美入佳后买的第一支镜头,当时是跟20D机身一起买入,也是我的第一支红圈镜头。
美能达时代,我的挂机头是柯美的17-35/2.8-4,也就是腾龙代工的那只,腾龙有支一模一样17-35/2.8-4。广角大一档光圈嘛……苍蝇也是肉,大一档总比不大好。好吧,出17-40,入腾龙17-35。
腾龙17-35:在APSC上,它是一只性价比非常高的镜头。全开光圈,全焦段有着非常高的中心锐度,说实话,锐度超越17-40的全开(补充一下以免造成误导:最近又回头看了看腾龙的片子,全开锐度超越17-40的说法不太妥当。在20D上腾龙的表现好一点,锐度不错;但在5D和5D2上,腾龙全开的中心锐度没有17-40好)。可以说,除了色彩干涩,对焦声音大,对焦环会转以外,没有什么缺点了。但是……自打我换了5D,腾龙立即被我出掉了——腾龙的成像缺点,在全幅机器上一览无余,边角成像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全开,腾龙的边角是根本没法看的,收到F8也不如17-40全开的边角,这是腾龙的致命缺陷。至于桶形畸变那就不提了,太夸张。
佳能16-35:恒定F2.8的红圈,没什么好多说的了。相对于16-35一代,提升很大,至少全开光圈锐了很多,边角成像也好了一些。但是,这个时候的我,对于边角成像已经有了更高的要求。就具体使用来说,16-35ii的成像跟17-40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16-35的边角也没有好到可以让你完全忘记定焦镜头的存在。(这点要吐槽一下佳能,广角变焦这块,还真没有一支能跟尼康14-24抗衡的镜头)不是还有24L和35L在召唤我么……另外,还有万恶的82……我的CPL是77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