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天气堪称 “风光片杀手”,会显著提高出片难度,降低出片概率,它就是 “光板天”。
所谓 “光板天”,就是万里无云(或少云)的大晴天,天空亮度很高,而且缺乏细节和层次,拍出来就像一块光秃秃的板子,显得特别单调:
在这个季节,出现 “光板天” 的概率不低,如果在外拍时遇上了这样的天气,怎么克服困难,拍出好片呢?你可以试试这几招:
1. 耐心等待在白天,“光板天” 那无云的高亮天空会显得很难看;但如果你能自由安排行程,不妨耐心等待一下,情况就会大有改观。
你可以等到日落时分再拍摄,平淡的 “光板天” 就会被鲜艳的暖色调所替代,一下子变得不再平淡。
如果你做好了相关准备,甚至可以等到晚上再拍星空,“光板天” 少云的劣势就变成了优势。
话是这么说,但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并没有那么多时间等到傍晚,这一招就没法用啦,试试下一招吧~
2. 减少天空,突出地景优秀的摄影师善于在照片中,发挥人物、场景、天气的优点,掩盖现场环境的缺陷。
既然天空万里无云,很单调,一点儿也不好看,那就别老拍它啊!取景框里多放些地面景物,少放些 “光板” 天空,好看多了。
我们来看个实例。某天,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的奇乾村,天气是个标准的 “光板天”,按照常规的拍法颇为无趣:
在 “减少天空,突出地景” 的指导思想下,通过观察现场,我发现地面的雪坑非常有质感和特色,可以在构图时加以利用和强调。
于是我趴在地上,用广角镜头贴近拍摄,天空只保留不到三分之一。雪地高低起伏的曲线、明暗交织的纹理占据了画面大部,十分突出:
相信大部分观众在观看上图时,视线都会被雪地的光影纹理所吸引,而不会注意到背后那无趣的 “光板天”。
随后,我又在雪地上仔细搜索,发现了一株孤独而顽强的植物,配合地面的纹理感觉特别有意境。
于是,我干脆完全舍去了天空,以雪地为背景拍摄植物的特写:
关键在于两点:减少天空的构图比例,和寻找到地景别吸引人的部分。
如果在前期拍摄时没有注意取景构图,也可以在后期通过二次裁剪的方法,来拯救 “光板天”。
例如下图,前期拍摄时比较仓促,让缺少细节的天空占了差不多一半的画面,严重削弱了读者对地面秋色的关注:
于是,在后期环节我把天空裁掉了很大一部分,让读者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秋天绚烂多彩的树林上来:
现代相机普遍具有很高的像素,给后期裁剪 “二次构图” 提供了空间,不至于像以前那样裁一下,就满屏马赛克;但不管怎么说,裁剪终究是会影响画质的,能在前期拍摄时做好的工作,就尽量别留到后期。
3. 巧用框架,装饰天空除了在构图时少拍甚至是完全不拍天空之外,我们还可以巧用框架构图,利用地面景物作为框架来装饰一下天空,让 “光板” 变得没那么无趣。
再来看个例子。当天空缺乏层次感时,照片拍出来毫无特色。虽然天空部分的比例不大,不至于 “添乱”,却也没给画面增添亮点:
因此,我在山上仔细寻找,最终找到了一片高度合适,枝条形态优美的树丛,并利用树丛作为框架,进行框架式构图。
金黄的秋叶不仅挡住了恼人的 “光板天”,还突出了季节特征,强化了层次感,可谓是一举多得:
再来看个例子,内蒙古敖鲁古雅的驯鹿部落。如果采用普通构图,天空实在是太平淡了:
而如果走到深林之中,用密密麻麻的树木遮挡天空,再找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地面景物,观众根本就不会注意到背景是难看的 “光板天”。
最后再总结一下。当你遇到难看的 “光板天” 时,可以采取这几种方案:
·等候,等到日落时分,“光板天” 会很美;或者再等一会儿,晚上拍星空。
·通过构图,减少天空的比例,同时寻找有趣的地面景物,让观众注意力集中到地面景物上来而忽略难看的天空。
·利用树枝、树干,或其他的有趣景物来充当框架,装饰天空,让纯色的 “光板天” 不再平淡而无聊。
这 3 种方法联合起来使用,效果会更好哦!
以上就是本期要为您介绍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由 极影 AdventureX 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