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人认为,白平衡的作用是校正色彩,让照片的色彩更接近人眼真实所见。
这句话的本身并没有错,但白平衡的用途并不仅仅是让色彩更 “真实”。事实上,你完全可以更好地利用白平衡,让你的照片充满创意。
本文将为您简述几种主要的白平衡应用方式,让白平衡真正成为你手中的创意利器!
1. 关掉自动白平衡
自动白平衡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算法来确定白平衡基准点,使画面的色彩更接近真实。但是,如果你想创造性地运用白平衡,最好关掉它。
和相机的其它自动功能(如 AUTO 档)一样,自动白平衡很适合拍摄量大、拍摄时间短的特殊题材,但单张照片效果却不够好,无法实现我们的个性化拍摄需求。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拍摄夕阳与晚霞。开了自动白平衡,拍出来的照片是这样的:
自动白平衡部分中和了天空中的鲜艳色彩——而这正是日落美景中最吸引人的部分。或许它更 “真实”,却不够好看。
如果你关掉自动白平衡,手动选择色温或使用预设模式的白平衡,拍摄效果会比自动白平衡好得多。
用日光白平衡,拍出来是这个样子的:
而用阴影白平衡,拍出来就会变成这样:
可以看到,无论是日光白平衡还是阴影白平衡,都比自动白平衡拍出来的色彩更鲜艳。
自动白平衡有点 “和稀泥” 的意思,会中和掉过于鲜艳的色调。当你拍摄单色调物体(如一朵红花)时,红色往往会变得黯淡;而在草坪、树林中拍摄时,画面经常会略微偏紫,因为自动白平衡要把绿色中和掉。
当你不需要追求拍摄速度和数量,而更注重单张照片质量时,最好不要开自动白平衡。
2. 大幅调整白平衡大幅度调整白平衡,可以对照片的整体色调和氛围产生颠覆性的改变。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吧,调整白平衡对同一张照片的影响。
色温 3600K,画面呈现出冷调的蓝色,看起来像是太阳还没升起之前,或是阴天:
色温 7000K,画面开始转暖,像是太阳刚升起不久的清晨:
色温 14750K,整个画面充满了暖色调,就像是置身于落日余晖之下
仅仅只是靠着调整白平衡,就能让同一张照片呈现出不同时间段、不同天气下的效果,是不是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呢?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一片树叶。
色温 5050K,十分接近自动白平衡的效果,比较 “真实”:
而如果把色温提高一些,9000K,瞬间就很有秋天的感觉:
时刻要记住,拍照片最重要的不是 “真实”,而是 “好看”,是要满足你想表达的主题和情绪。多尝试一下不同的白平衡吧,你会有收获的。
3. 微调白平衡调整白平衡,没必要动不动就几千 K 起步。对某些细节表现力很强的小景来说,几百 K 的变化,效果就已经很显著了。
我们以这溪水小景为例,首先是自动白平衡的拍摄结果(色温 4600K):
这张图看着还行,不过还有改进的空间。
水总是会给人一种 “冰凉” 的心理预期,所以把色温调低,让水呈现冷色调,看着更顺眼;但同时,色温又不能调太低,否则叶子的颜色会很怪。
稍微调低一些色温,4100 K,看起来是不是好多了?
微调色温,调整前后照片的差异可能不算太大,没有整体上的颠覆性变化,但对一些色彩鲜艳、反差较大的题材来说,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我们再来看个例子,海边的日落。
色温 4600K:
色温 6000K:
两张其实都不错,只是第一张偏重于表达天空云层的蓝色,而第二张偏重于表达落日的暖。无所谓哪张好哪张不好,看你更喜欢哪种效果了。
3. 局部调整白平衡后期软件技术的发达,使得我们可以轻易地对画面的局部进行针对性的白平衡调整。
那些画面各部分对比强烈的题材,最适合进行局部白平衡调整——整体性的白平衡调整很容易造成顾此失彼的现象。
以下图为例,水流的部分的色温降到了 3700K,偏冷的色温可以让水流看起来更冷;而树叶部分则维持正常的 5000K,保持其暖色调:
再看一个例子。某座冰峰,自动白平衡的拍摄结果(色温 4350K)是这样的:
整个画面很符合肉眼所见,很蓝。但我又想表现出 “太阳照在山峰上” 的感觉,想把阳光照亮的部分调暖一些。
于是,调到 8700K,画面变成了这样:
4. 黑白摄影中的白平衡调整“我没听错吧?黑白照根本就没色彩,调白平衡有用吗?” 还真有用。
白平衡的变动会影响到黑白照的对比度和灰度层次,只不过这种影响和变化不太明显,需要用后期软件大幅调整色温滑块,才能看出效果。
这样的照片同样很难说哪张好哪张坏,主要取决于你喜欢哪种风格了。
不要再认为白平衡只是用来让色彩更 “真实” 了,它其实是你手中的创意利器。后期多尝试一下调整白平衡滑块吧,说不定你会有意外收获。
以上就是本期要为您介绍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