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年一度的戛纳电影节如约而至。
800线女明星的高光时刻来了,又有机会在红毯上赖着不走了。
戛纳,好惨一红毯。
怎么现在谁都能来踩呢?
但是巩俐女皇一出场,官方立马把莺莺燕燕赶跑了,给了女皇清场待遇。
从1988年开始,巩俐去过18次红毯,每次出现都有一种“老娘天下第一”的感觉。
在她身上就两个字——霸气。
除了红毯争艳,今年戛纳电影节最强的卖点恐怕就是超级评审团了。
评审团主席是“墨西哥三杰”之一的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他凭借《鸟人》和《荒野猎人》,连夺两届奥斯卡最佳导演。
而早在2000年,他就与戛纳结缘。
他的处女作《爱情是狗娘》,低成本小制作,却获得超高口碑,拿到了53届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单元大奖。
次级单元“一种关注”的评审团也实力不俗。(“一种关注”单元旨在鼓励新人导演具有全新审美取向和风格剑走偏锋的作品。)
最出名的是拍摄《何以为家》的黎巴嫩女导演娜丁·拉巴基。
说到《何以为家》,一面为它的故事情节感动,另一面也觉得它实至名归。
面对《复联4》强势来袭,这部低成本的《何以为家》逆流而上,豆瓣评分8.9,比《复联4》还要高。
它拿下去年戛纳的评审团大奖,事实证明,一部小成本电影带给观众的震撼,可能比7亿成本的超级英雄大片还要强烈。
回看这些年华语的小成本电影,也表现不俗。
《人在囧途》制作成本400万,堪称喜剧片的典范。
《疯狂的石头》投入350万,收获了2350万票房。
《心迷宫》成本170万,拿到了金马奖的伯爵年度优秀剧本奖。
更夸张的是,前年有部电影《中邪》只花了7万成本,还被送到了戛纳展映,得到一片好评。
过去,可能觉得7万拍出好电影是天方夜谭。
如今,有人把成本降到更低,只用一部手机就拍出了好作品。
02
这个人就是新锐导演蔡成杰。
他用手机拍摄了一支超现实主义短片《悟空》,堪称电影级水平。
以手机为“眼”,记录了少年从过去穿越到未来。
简单来说,这支短片讲述了一个“少年英雄梦”的故事。所谓“梦”,即是成为“悟空”的英雄梦。
短片一开始,先用泛黄的日历把大家拉回到1990年,悟空是这一代少年的精神领袖。
所以,即便是翻山越岭,少年也决心去影院看《悟空》。
在途中,少年不小心跌入悬崖,为了活下去,他开始研究野外生存的技能,一路披荆斩棘。
也就是这一段荒野求生的经历,让他完成了精神上的成长。
短片结尾,他终于可以去看心心念念的《悟空》,却发现自己穿越到了30年之后。
就好像时光被折叠了一样,仅仅过了半生,世界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导演蔡成杰说:“悟空是永恒的经典,即使是穿越到30年后,它也不变。变化的是我们周围的事物,比如经济增长,物欲膨胀。而未来就在这种变与不变之间。”
这支短片以“悟空”为载体,充分诠释了他对“未来影像”的理解。
从故事内容上看,《悟空》是一部情节紧凑,细节丰富的好作品。
从表现形式上看,《悟空》也找到了与之匹配的新手法。
这次拍摄,蔡成杰只带了华为P30 Pro手机,真正的零外置镜头拍摄。
整支短片突破传统的视觉美学,选择“竖屏”的拍摄方式,这是最刺激的地方。
我们的眼睛是横向的,也就决定了我们更容易接受横向的展现形式。
而这部短片偏偏逆流而上,尝试走出大众审美的舒适圈。
其实,主创在进组之前也是很焦灼的,“竖屏”到底会呈现出什么样子,对于大家来说,都是未知的。
但在堪景的时候,这种焦虑就消失了。因为每当讨论某一部分要怎么弄,摄影师就立刻拿着手机去拍,落实到实处。
后来发现,“竖屏”的表现形式真的很适合《悟空》这支短片。
运用合适的手法表现合适的题材,比什么花哨的形式都强。
除了“竖屏”,这部短片还给我们展现了一些“特殊”视角。
与传统摄影器材相比,华为P30 Pro体积小,轻便灵活。
摄影师可以把它扔进水里或者直接丢出去,捕捉手机旋转的视角。
《悟空》有一幕打松鼠的画面,就是把手机架在树枝上,然后拿弹弓对着打。
另外传统摄影器材太大,会让人和动物产生恐惧,华为P30 Pro的“微距”功能帮摄影师解决了这个问题。
比如《悟空》拍千足虫的画面,是直接把手机贴到物体上的,如果是用传统摄影器材,千足虫就会因为害怕,绕路而行了。
可以说,手机的微距改变了我们以往观察世界的方法。
随着华为P30 Pro超感光徕卡四摄全新影像技术的加持,进一步降低了艺术创作的门槛,真正把影像的表达权赋予了每一个人。
03
除了导演蔡成杰,导演彭宥纶、麦子、《舌尖》摄影师白波也纷纷用华为P30系列创作。
基于“未来影像”概念,用华为P30 Pro手机体验了全新的影像艺术创作方式。
彭宥纶用华为P30 Pro拍摄了一部《未来之眼》,把手机摄像头寓意为看未来的一只眼睛,洞察未来24小时。
麦子耗时大约200个小时,用华为P30 Pro拍摄了2500多张照片,生成了定格动画《大象》。
《大象》的灵感来源于传统寓言故事《盲人摸象》,用手机拍摄的过程,寓意着用未来的科技重现过去的故事。
摄影师白波用华为P30 Pro拍摄了一个城市纪录片《一张图一座城》。
他笑称自己像一个挽救文物的历史学家,借助影像把可能消失的城市记忆留存下来。
这几部短片完美传递了“华为影业”关于未来影像的理念。
那就是“未来影像并不是要抛弃传统,反而是要用科技赋予传统新灵魂。”
在未来影像中,需要科技和艺术相互合作。
科技不该是冰冷的,艺术也不该是保守的。
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相之结合,才会让两者变得更有意义。
而蔡成杰、彭宥纶、麦子、白波他们都是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未来影像先锋。
04
一群新锐导演,一个个打动人心的故事,这两个元素加起来已经是个很棒的作品了。
但只有加上“用华为P30 Pro手机拍摄”,才更有意义。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给大众传递了一种可能性:
“人人都可以拍,人人都可以是导演。”
华为P30 Pro把影像力做到极致,大众不必从头学习专业的技巧,也不必去调整灯光、距离这些东西。大家需要做的只是去按一下快门。
门槛变低了,人们的创作欲望也更容易被激发。
同时,它还打破了传统的影像规则。
看完各位导演用华为P30 Pro拍摄的作品,你会发现:
“原来手机也可以拍电影,手机也可以进行艺术创作。”
就拿蔡成杰的《悟空》来说,他充分利用了华为P30 Pro手机的拍摄功能,展示了一种新的观察世界的方法。
哪怕是一盒变质的酸奶,把它放在手机的特微镜头下,都变得不一样了。
艺术来源于生活,不必买高昂的设备,我们也可以完成好作品。
华为P30 Pro联合导演拍摄影像作品,既打破了传统的摄影规则,又向大众展示“未来影像”的意义:
所谓“未来影像”并不是用视觉展现超现实的元素。
“未来”是一种超然的格局,领先的角度,打破事物的既定印象,通过与众不同、并具有艺术性的方式看世界。
随着科技的进步,会不断突破影像的边界。
在未来,人人都是艺术家。
来源:晚安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