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方言中,过春节叫“做年”。海口人“做年”从每年腊月廿三“送灶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在这二十几天时间内,海口老街各个地方根据不同的节点和习俗,举行丰富多彩的“做年”仪式,这一系列的活动构成海口独具特色的年俗文化。生活越来越好,物质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但老海口人“做年”的习俗从没有变,只是节日的活动融入了现代元素越来越有文化味。
大红灯笼和春节对联
“年怕中秋,月怕十五”,一过中秋节,海口人就开始谋划如何“做年”。进入农历腊月下旬,大街小巷的商铺纷纷卖起年糕、春联、灯笼等年货,浓浓的年味开始弥漫。每年腊月廿三(少数地方定在廿四、廿五,以下统一约定为廿三),海口人都要张罗的一件事就是“送灶公”,也由此揭开了“做年”序幕。
到了那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打扫灶君神位,‘采屋’除尘,丢掉不需要的东西,把家里的被套、衣物、窗帘等一一进行清洗,家中的桌子、椅子、碗筷都要冲洗一遍。这是海口人“做年”中很重要的活动,希望在新年到来之际万象更新,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
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因此,祭灶的时候要预备清水、草粮,这是给“灶神”的马吃。到了年三十的晚上,“灶神”还要与诸神来到人间过年,那天还有“接灶”的仪式。
海南民俗专家符策超认为,“送灶公”应是起源于古时的灶王节,俗称为“小年夜”。此俗在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广为流传,也叫“祭灶”、“谢灶”、“送灶神”、“送灶”或“辞灶”等,时间在腊月廿三至廿五,各阶层有所不同。举行“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年”的准备。
腊月:置办年货
“送灶公”后,就要准备各式各样的年货,春联、门神、灯笼、鞭炮、烟花和年糕、饼干、糖、水果等是必不可少的,还要备上“做年”期间吃的菜品,尤其是腐竹、黄花菜、黑木耳、蘑菇等干货。
海口人每年都要购置品种多样的年货,但是有一样年货是年年都必备的,那就是年糕。甜甜的年糕寓意着年年高升,而状如圆柱的年糕象征着团团圆圆,所以每年每家每户都会备上一个年糕。
过去,家庭条件不同,家里厅堂中备上的年糕也不同,大多数人还买回米粉等原料自己加工、制作。但改革开放后,海口人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家家户户的年糕品种也大同小异了。尤其是这几年,人们的“腰包”越来越鼓,买怎么样的年糕已经不是“做年”时考虑的重要问题,自己加工、制作的越来越少。现在,大多数海口人购置年糕都到酒店或专做年糕的店铺购买。
另外,海口人喜欢吃“斤果”(海南方言),也就是把面团捏成小条状,然后用油炸,出锅冷却后可以放置一段时间。亲戚朋友前来拜年时,就可以奉上脆响的“斤果”款待客人。
除夕:围炉辞岁
腊月三十是旧年的最后一天。海口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满怀‘做年’的喜悦,开始贴春联和门神。这是“做年”时最忙碌的一天,家里每个人都早起,买菜的买菜,杀鸡的杀鸡,做饭的做饭,这都是为了一项重要的“做年”仪式——在家里祭祀神灵和祖先,随后的除夕还要“接灶”。
在祭祀过程中,家里一片静穆,一盘盘的鸡、猪、鱼端上八仙桌按位置安放,摆酒烧香,请神灵和祖先“吃饭”,接着家庭成员一个个轮流叩首、礼拜。礼毕后大燃鞭炮。每年的祭祖仪式,是海口人“做年”的头等大事,在各地工作的家庭成员都会及时回来参加。祭祖仪式完毕,全家人开始张罗年夜饭。
海口人将除夕吃年夜饭称为“围炉”,有些成员多的家庭,要摆上四五桌,一家人围着火炉旁边吃饭。炉上的锅里一般是熬好的浓汤,用筷子夹着切好的肉和菜往汤里涮一涮,再蘸上佐料,味道鲜美极了。“围炉”时全家人边吃边聊,热腾腾的氛围让冬日里的新年充满了希望和温馨。
“围炉”必不可少的就是鸡肉,当然寓意年年有余的鱼也是必选菜之一。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围炉”的菜肴也不断增多,品质也越来越高。海口一些地方还要备上三碗特别的米饭,一碗糯米饭、一碗甜米饭和一碗淡米饭,寄意辞去旧岁,来年甜甜美美。
“围炉”结束后,就要扫地、洗碗、洗衣服等,准备第二天的菜品,这些繁琐的工作都要在这一天干完,避免留到大年初一操持,寓意一年的辛苦都到头了,来年一定会比较清闲。
入夜,家家户户点上煤油灯,一连数蜜月推荐计划日,直至初四天亮,这叫“发灯”,取“发财添丁”之意。除夕晚上要“守岁”,彻夜不眠,直至大年初一降临,家家户户燃起入年喜炮,意为“接福迎春”。
下一篇:婺源油菜花花期与攻略
上一篇:2011年8月夏天海南自由行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