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阴天户外的光线属于漫反射的类型,漫反射就是经过多次反射、无明显方向性的光线,具有柔和和低反差的特点,因而能够获得柔美的人像效果。但其缺点是光影感较差,光线明暗层次较少,进而摄影画面也显得过于平淡。但是一张好照片离不开丰富的层次与细节,本文将对在漫射光条件下如何体现照片的层次展开讨论。
1、用光影表现层次
即便是在漫反射的光线条件下,仍然是有光影的明暗层次的,只不过这种区分不太明显。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人物面部有光影的过渡。漫射光没有明显的方向性,但也有顺光和逆光的观念。在拍摄时也要遵循光线投影的规律。比如让人物微微昂起头,面部会获得较多的光线,而且下巴等部位也不易形成阴影。
光圈:F/2.2 快门速度:1/640 s 焦距:135mm ISO:1000
虚化的背景仍然富有层次。
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反光板为人物面部补光,除此之外,还可以灵活地运用周围的环境补光,比如浅色的路面、易于反光的水面、白色的墙壁、甚至在近距离拍摄时摄影师的浅色衣服均能起到一定的补光效果。补光的作用一方面在于照亮主体,使主体得到充分的突出;另一方面作用在于调整画面的明暗反差,使画面的明暗层次更为丰富。
光圈:F/2.5 快门速度:1/320 s 焦距:50mm ISO:1000
俯拍的视角,反光板为女孩提供了眼神光。
由于物体材质的不同,反光率也会不同,如下图所示,背景中青苔覆盖的石头的反光率明显低于浅色的光滑的石头,因此,在画面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明暗反差
2、用色彩表现层次
任何环境都是有色彩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色彩构成了整个画面的感情基调。任何单一的色彩都不足以表达丰富的内涵,我们应当寻求色彩的组合与变化,无论是同色系的和谐,还是对比色系的冲突都会为画面带来不一样的美感。
光圈:F/2.2 快门速度:1/640 s 焦距:135mm ISO:1000
背景的明暗反差丰富了画面的层次。
当然,在同样的环境下,由于光线条件的不同,色彩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在直射光条件下,色彩的饱和度会降低,就好像在色彩中加入了白色;在阴影下时,原有的色彩饱和度也会降低,就好像在色彩中加入了黑色。而在雨后拍摄,我们能够获得色彩饱和度较高的画面,等等。这些规律都可以帮助我们在特定的环境下寻找到更多的色彩层次,这些将有助于我们摄影意图的表达。
光圈:F/2.5 快门速度:1/320 s 焦距:50mm ISO:1000
光线从两侧的屋檐中间照射下来,女孩略微抬头迎向光线,用反光板为面部补光,消除下巴等位置的阴影。
本组作品拍摄于阴天下午的漫射光,光线偏冷调,加深了冬季清冷的意境;漫射光虽然没有明显的阴影,但是仍然能够分辨出顺光和逆光的明暗。在本组作品中,迎向天空的树叶闪着泛白的微光,而处于逆光位置的树叶表现出比本身颜色更深的墨绿色。光线影响了色彩的表达,进而也改变了色彩在画面中形成的层次。
3、用虚实表现层次
虚实是摄影画面所特有的一种视觉感受,是摄影者通过景深的控制、快门速度的控制等不同手段获得的画面虚实感觉。影响景深的主要因素有焦距、光圈和拍摄距离。
光圈:F/2.2 快门速度:1/640 s 焦距:135mm ISO:1000
树叶受光的一面泛白,与处于阴影中的其他树叶形成了明暗的对比。浅色的石子小路与较深的绿色树叶形成了画面的反差与层次。
一般镜头焦距越短,所获得的景深就越大;拍摄时光圈越小,景深就越大;拍摄距离越远,景深越大,反之,则景深越小。拍摄时,我们可以使用其中某个因素来控制,也可以整合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控制。
光圈:F/2.5 快门速度:1/320 s 焦距:50mm ISO:800
如图所示,充分利用景深控制的方法,利用较长的镜头焦距,选择大光圈,在较近的距离拍摄,对被摄主体进行精确对焦,可以将被摄主体前后的景深控制在一个极其有限的范围内,而画面中处在景深以外的前景或背景则被完全虚化。这样在画面中就形成了鲜明的虚实对比,充分有效地突出了画面中的主体,而虚实也构成了画面的层次。
免责声明:本图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