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和现代企业管理
中国商业发展到今天,已经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紧靠战略设计、技术创新和组织变革无法实现企业长久的增长,没有思想和文化层面的支撑,企业将面临增长的极限。为了突破文化成长的天花板,很多企业开始建设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方太在学习了十年西方管理模式之后,将目光投向了中国传统的儒家哲学,并用儒家文化重新审视公司的战略,塑造企业的信仰和价值观。方太集团总裁茅忠群先生对儒家文化的作用深信不疑,并且开始建立一套中国的儒学管理模式。我们不仅会问,儒家文化真的适合一个身处激烈竞争行业的企业吗?企业文化看上去很美,感觉又很“空洞”,方太能做到从虚到实吗?方太究竟是如何将儒家文化变为企业的一种信仰?
自企业成立之初,方太一直非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并且强调文化的变革和创新。在2008年出版的《家业长青――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家族制管理模式》一书中,方太集团董事长茅理翔先生特别指出,文化战略是方太的八大战略之一、而“文化为企业之魂”与“文化的开放战略”又是文化战略的核心。而方太的创始人茅忠群发现,“如果中国企业纯粹学习西方管理,肯定不可能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方太要想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必须跟之于本土文化的基础上。
为了落实方太的文化,茅忠群利用一切机会为员工传递儒家管理的理念与模式,讲解“义”与“利”的关系。每年举办的企业文化年会、孔子堂、儒家文化推进小组,在各个场合中,茅忠群都是亲自披挂上阵,为员工布道。“我总希望让方太的企业文化独立于金钱和利益之外,更多地体现人性的光辉。不需要那么多条条框框的制度,大家只要依靠自己的道德水平和自律精神去做事情就行,这正是现代社会缺少的。虽然听起来有点理想化。”茅忠群说。
方太的核心价值观是人品、企品、产品三品合一,其中人品第一。茅忠群认为:一个合格的方太人一定具备四大品质,仪式传统道德(仁、义、礼、智、信);二是职业道德(遵守规则、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三是职业精神(认真、负责、创新、极致);四是职业能力。方太某次招聘一个高管时,对其能力和经历都颇为欣赏,准备录用。在司机送这位应聘者回机场的路上时,应聘者按捺不住,询问了方太高管的薪资水平。在方太,薪资是互相保密的。司机对此颇为警觉,感觉一个即将成为方太的高管打听这些信息,不仅与其身份不符,而且也背离了方太的价值观,于是向人力资源部门进行了汇报。后来,经过讨论,方太认为此人可能不适合公司的文化,最终决定不予以录用。
“得民心者的天下”,这是千古印证的真理。因此,有管理学者认为,企业管理,要强调与“心法”结合。何为“心法”?我们常说的方法是技术、手段,而“心法”强调的是境界。茅忠群对“心法”的推崇,更体现为一种“信任管理”。在他看来,“信”有两个层次:初级层次是是守信;高层次是信任。因此,他特别强调公司管理者和员工要从守信做起,一次、两次、十次、百次持续的守信,最终就能得到大家的信任,获得他人的人心。
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只有当你能够爱亲人时,才有可能推己及人地去仁爱百姓;只有当你能够仁爱百姓时,才有可能爱惜万物。不然的话,就会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可能维系下去的。翻译成现代语言,“亲亲”为爱自己和家人,“仁民”为爱公司的员工与协作商的员工,“爱物”则指爱公司的产品与服务以及相应的规模。
现在中国公司的问题,就是“爱物”超越一切,把中国企业拽到了危险地边缘。中国许多公司的“爱物”,偏重于“规模”这个末端,而对公司之产品和服务品质这个“物”,反倒没有痴迷的爱。由此就带来了为规模无所不用其极的各种术,甚至不惜违法!对公司内部的员工与协作商的员工,就谈不上爱了。他们只是划出一定的费用,买到了员工与协作商的劳动。殊不知,那只是员工潜能极其微小的一个部分。真正创造力绝不在那里面。
在方太,不论是跟随茅忠群创业十多年来“南征北战”的老部下,还是近年来加入方太大家庭的职业经理人,当他们谈到茅忠群的管理风格时,都不约而同谈到一个词――信任。这种信任,在被接纳之后,就转变为鞭策,信任也由此产生了“最大的压力”。当然,信任也不是盲目的,不是狭义的“人际信任”和“道德信任”,二是一种“规则信任”,因此,方太在检验信任上更强调规则的科学性。比如,方太也会按照公司制度要求,加强对公司的各项审计。而对此,茅忠群给出的理由则是――“审计是验证我对你的信任”。
在方太,这种信仰除了在中高层得到很好的建立外,在一线销售人员身上,也有很好的体现。方太企业文化中心主任杨守涛在2005年加入方太时,只是连云港华联商场的一名促销员,他在这方面感同身受。比如离开方太的人,如果路过方太的销售店面,会主动上前帮助解说。当竞争对手为了增加其产品销量时对方太产品进行诋毁时,方太的销售人员会有强烈的欲望,要把顾客已经建立起来的观念扭转过来,要通过专业性讲解,把方太品牌、产品的优势传递给每位消费者。
从本质来看,方太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吧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与企业的愿景和实际经营结合起来,对企业和员工的自我约束和外在规范进行了一个综合的创新,增加了更符合市场经济的时代内涵。
信仰,维系企业组织的精神纽带
自2006年起,方太持之以恒的开展“用户持续关怀计划”, 通过全国多所城市开展巡回讲座,将健康、营养、理财、亲子教育等知识送到消费者身边,身体力行地诠释方太为顾客着想的宗旨。如今,“用户持续关怀计划”已经成功开讲近20场,听众近万人,方太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持续提升,更将方太品牌同健康生活紧密相连。2010年底刚刚结束的“2010方太用户持续关怀计划”不仅将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送给消费者的年末大礼,更进一步带动了整个国内厨电行业对于消费者健康的持续关注。方太以“让家的感觉更好”为企业使命,和客户共同成长、共创健康生活,将发自内心关心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视为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此外,继“乡村教师关怀计划”之后,2010年,方太将“中国现代儒家管理模式”的发展理念与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完美融合,秉承着弘扬传统国学的公益之心,启动了“方太青竹简年度国学推广计划”。这一国学计划通过一整年阶段性的公益活动向全社会深入推广中国的经典智慧,在平静的神州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国学热”,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国学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一整年里,来自社会各界、五湖四海的精英人士对于中国传统国学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感受到身负重任的方太人决定将“青竹简计划”持之以恒的开展下去,服务社会的同时,方太的社会价值再次受到认可和褒扬。
就这样,方太一步一个脚印的赤诚之心感动了消费者,2010年方太集团蝉联“2010中国消费者第一理想品牌”荣誉,并获得“全国顾客最佳满意十大品牌”、“影响中国杰出品牌贡献奖”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这是消费者对方太最好的肯定。
茅忠群:中国的哲学企业家
茅忠群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字:无为而无所不为。近年来茅忠群开始钻研国学管理之道。“我在几年之前本来是想学英语,但是发现学英语效果不大,我就想反正我一直是工科生,干嘛不补补传统文化。”茅忠群开始穿梭于各大名校的国学班进行学习。
茅忠群虽然将国学从兴趣爱好上升到管理之道,实际上方太中不乏管理人员,大部分高管都来自于世界500强企业,而且忠诚度很高,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能留住如此多的人才,茅忠群自己也为企业文化自豪。实际上,茅忠群从未在管理人才上省过钱,相反是大手笔投入。1999年,茅忠群就开始逐渐引进世界500强的高管来方太任职,“我请他们过来也是在和他们学习西方的管理模式,并根据这些经验拟定了相对规范的20条企业规章制度。在制度下办事者让很多外企高管都觉得很适应,因为他们所处的文化一直是这样的。”
空降兵与企业文化融合的事情解决了,但是茅忠群却发现了另外的问题,这个问题让他开始思考是否将国学引入企业管理。“在外企的制度中,外国人看到的是规矩,但中国人看到的却是漏洞,并会想着如何去规避。”
茅忠群也担心自己的企业出现只遵循制度或者只找漏洞的员工。“如果内心对企业文化有信仰就不会这样。”茅忠群开始琢磨怎样在管理上借鉴国学,“我发现古人的话凝练且引人深思。为什么不能将经典文化作为企业信仰呢?”茅忠群举了个生动的例子:车在行驶中如果看到一红灯,可能部分人是因为担心受罚才停车,而如果另一个路口没警察也没摄像头,那可能闯了红灯也没有羞耻感,“并不会觉得违章是一件没有道德的事情。”但茅忠群却认为,与其这样用法制去强调,不如让员工内心建立起道德标杆,“用道德和礼法来管理,这样的话不管罚与不罚,他都不会去做,这是内心羞耻感导致的。”
“我并不是否定西方文化,相反我想知道哪些西方管理文化是有用的,中国文化又能在哪些方面互补。不同国家的习惯是不同地区国家的文化潜移默化成的,所以按照中国人的经典国学去管理中国人的企业可能事半功倍。”强调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茅忠群总是调侃:天下可治,遑论一小小企业?“中国企业最多的管理问题就是只有制度而没有理论,相当于瘸了条腿,让员工在精神层面有信仰,自然就是企业文化贯穿的好。”
在所有的国学中,茅忠群又最推崇儒家:“儒家是入世的。”要知道,读书时成绩优异的茅忠群看到作文就头疼,除了考试,平时的作文作业都能逃则逃,如今却钻研起国学并想成体系的写出来,作为企业国学管理教程。“我现在每周写一点对国学的感悟,与同事分享。未来可能会出本书。”
茅忠群如今建立了孔子堂,公司的高管们每周都会来这里交流心得并做书目推荐,茅忠群希望将儒家思想作为文化价值观去推崇。如今,在方太,每个部门员工都会在每天固定的时间读经,从《弟子规》到《三字经》再到《论语》,很多人已经可以背诵下来。
而茅忠群的长期坚持也看到了效果,“自从我们将国学融入管理之后,以前的一些小问题现在都没有了,员工很自觉,比如迟到等。”如今,方太的市场份额已经占到30%,问及未来,茅忠群却出人意料的表示,占到40%就好。“这就像爬山,我不希望我们登顶,因为这样就没有动力了,而且一般登顶都是走下坡路,我希望方太一直在路上。
免责声明:本图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下一篇:如何成为优秀的经理人
上一篇:管理90后员工的一些心得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