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图像有很多特性,它们在技术上或理念上是正确的,例如主体聚焦清晰,曝光适中且可以覆盖场景的动态范围,构图能让大部分人觉得满意,甚至还有对主题的选择。这些及其他很多技巧,都是不应被忽视的摄影基础,最重要的,是了解构图、布光等的原理。掌握了这些原理的摄影师,就可以自如地利用它们来创作。后期处理的技巧在照片中也许是表现得最为明显的。技巧精湛的照片可以只因为技巧而受到称赞。
摄影也是熟能生巧的工作,也许你前几次效果都不好,但经过长期用心思考琢磨,就能打造出一副真正成功的作品出来。
二.能引起观众的反应
三.能让观众产生多层次的感受
拍摄人物照片,摄影者通常具有很明确的创作主题,由于主题的不同,摄影者在选择背景时就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分别予以合理的取舍。譬如欲显示被摄者的职业特点,我们可把其工作现场作为背景,并采用现场自然光线拍摄,力求画面产生常态的气氛,把环境作为画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环境来衬托人,用环境来提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假如照片反映的是人物的容貌、气质,那背景就应以简洁、朴素为佳,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主体,使人物形象显得很鲜明、生动。
从人像摄影的实践来看,背景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平面的,有纵深的,有室内的,也有室外的……如何借背景刻画被摄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好的摄影作品是可以刺激视觉的,从而使观众产生兴趣反应。也许不是每个人,但应该有足够的人能产生反应,以表明图像具有吸引力。如果观众的第一反应是“我之前看过这样的照片”,那这幅作品就失败了。这也许是一个残酷的评价,摄影师希望他们的照片能够被观看、注意和讨论,其前提是照片必须能刺激观众,能引起他们的思考。而对于需要表现出创意的摄影,当摄影师试图猜测观众的反应时,问题就出现了。过于关注观众对照片的反应,反而会导致失败,照片会显得过于矫饰,意图太明显,难以让人喜欢。摄影的观众希望透过摄影师具有想象力的眼睛看到一些新鲜的东西。然而,如果人们以为摄影师纯粹是为了取悦他们,又往往觉得受到了欺骗。
现在有很多人都热衷于摄影,但他们往往都不能拍出一张优秀的作品,那么如何才能做出一张好的摄像作品呢?
五.包含思想
真正的艺术作品都必须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摄影作品中的思想可能是表面上的构图方式,也可能是更深刻的理念。它甚至可以让检查照片的摄影师本人感到惊喜,但照片还需要一些能够让人理解其想象力的东西。实际上,这对摄影格外重要,因为照片是可以在没有任何思想的情况下拍摄出来的。和其他艺术一样,摄影的成功也可以源于它的“最小公分母”。很多被认为成功的摄影作品也会被一些人视为肤浅之作。通过代理销售到图片库的照片的拍摄也是充满困难的,而他们往往会缺乏思想性。
对已经处于公众视野下的影像的了解,是好的摄影作品的拍摄前提。就像前面提到的,当一幅作品表现出对观众的迎合时,它就处于危险的境地。但摄影是深深地嵌入于当下的,它是每个人的日常所见的一部分,因此它一定会有其文化背景。摄影有着固有的当代性,大多数人都喜欢与此时此地有关的摄影。19世纪的摄影只属于19世纪,它们迷人、珍贵,却不属于当代。成熟的摄影师会知道自己的影像在哪方面符合他人的背景。一些摄影师会努力仿效他人,或者至少保持与他人相同的方向。另一些摄影师则相反,他们会与某些摄影师保持距离。然而,这些摄影师都会意识到观众有可能会在更广的背景下审视自己的作品。例如,某个摄影师选择拍摄静物,并相信他的作品会对静物摄影有所贡献,但它们无法逃脱与保罗·奥特布里奇(Paulouterbridge)和欧文·佩恩(Irving Penn)等大师的作品的比较。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给观众提供的不仅是直接、明显的图像,它还可以产生多层次的作用。换句话说,观看好的摄影作品能够给人带来多层次的感受。在各种艺术中,摄影在这方面是最突出的,因为它与真实性有着天然的矛盾关系。照片是与生活有关的,它无法脱离生活。从创意方面看,摄影师可以很好地利用这种关系。摄影师有着两重参照系可以表现和探索,但这需要创作,需要认知。引起观众共鸣是很基本的要求。人们都喜欢发现,都想获得刺激,都乐于寻找关系和发现深层次的事物。对于照片来说,过于明显是比模糊隐晦更严重的过失,因为这是对观众智商的侮辱。一幅表露无遗、不言自明、别无他物的图像很难让人多看一眼,当然也不能让人喜欢。最后,这些多层次的感受和观看带有意外性和不可预知性。尽管上面的这些会让人觉得所有成功摄影作品都是从一开始就构思好的,但有很多优秀照片却是在摄影师起初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