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影网 | 全影人才网 | 全影建站 | 远程数码 | 婚嫁习俗

结婚网城市列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婚嫁资讯

中国婚嫁民俗:不同朝代文化在改进基础上的传承与延续!

作者:婚纱摄影2019-12-31 10:48 我要投稿

       在现在的社会中,人们对于太过繁琐的婚礼文化都已经舍弃,而是取这种文化中的精华加以使用。

       一说起婚嫁民俗,也就是说年轻的男女双方家庭在结婚前后这一阶段需要进行的一些流程礼节,想必很多有经验的人都不陌生。虽然在办婚礼的过程中流程非常的繁琐复杂,但它却无时无刻不在透露着来自一对新人的甜蜜。

       而对于古代的婚嫁民俗来说,其所蕴含的文化极其深厚,由于我国地域广阔,而人口数量众多,也有了各地婚嫁习俗不同的情况。不过虽然各地的婚嫁文化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其特色,但是也能够从不同的细节里面看出一直传承到现在的传统习俗。

       而它不是我们仅能用这一篇文章能够解释清楚的,今天让我们从这几个朝代来浅谈一下婚嫁民俗文化的内涵,同时也见证中华在婚嫁礼仪上的博大精深吧!

       一、早期婚嫁民俗文化的奠定

       中国人民大众所沿用的婚姻制度其实最早奠定于周朝,这个时候周朝的婚姻制度除了更早的部落联盟时期的那种比较开放的接亲以外,后来更多的是注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于这一认知符合广大的人民群众,所以在周朝建立后也一直沿用着。

       父母之命,说白了就是这个婚姻其实是由家中的长辈来做主,在这个父系社会里面,男尊女卑的这种等级非常的明显,而在一个家庭中,父亲就是一家之主,可以说父亲的话在家里根本没有可以反驳的地位,所以一桩婚姻最终是由新人的父亲做主。

       而媒妁之言则是由媒人作为中介,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以及其他基本情况与双方父母进行谋和与商讨,看看这桩婚事是否符合两个家庭,最终再进行敲定。

       当然,媒人的作用可不止这些,由于古代的时候人们比较封建,男子不可随意出入女方家中,女子也不可以踏出闺房,两人即使订了婚约可能也并不相识,这个时候,媒婆的作用就显现了出来,媒人的一张嘴,可以增进男女双方彼此的了解以及感情的深入。

       由于古代社会的性质一直以来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所以这一种婚姻习俗便流传了下来,一直到了清朝后期民国初期才开始有所松动。

       除此之外,周朝最重要的一项婚姻制度便是奠定了中国一直沿用的六礼制度。

       对于当时的人民来说,只有按照六礼举行了婚礼,才算得上真正意义的成为了一家人。这种婚礼的场面必须要盛大,才能向世人说明,这家的男子和那家的女子正式结亲了,并且是合法的。在当时,如果男女双方没有举行这种仪式,就是不正式的婚姻,将会被当时的世人所耻笑!

       而这场婚礼的举行,必须要经过六个步骤:那就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这六个步骤在当时是所有婚礼上必须走的流程。先是男子这一方在经过各种打听知道女方以后,通过媒人来询问女方对于男子这一方面的建议,在女子的父亲同意以后,便可以收下男子托媒人带的礼物。当然,这一礼物不一定要有多贵重,但是一定要成了女方家长的心意。如果女方家同意了这场婚事,男方就需要痛媒人一起带着活雁上女方家中提亲,正式商议婚事。

       然后男子就可以让媒人去问女子的生辰八字了,第三步也就是问到以后,一般情况下会通过占卜等方式来测试一下两人的结亲在哪个日子是最好的,然后再通过活雁来将这一好消息告知女方,并且带过去一些金银首饰,相当于现在的送订婚礼。

       以后的纳征也就是这六个步骤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意味着这一桩婚姻的正式订立,男子带着聘礼来到女方家,女方接受后就表示同意了。第五步的请期也是有男子家中通过各种占卜等方式订立了结婚的日期以后,通知女子并且开始准备,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择日成亲。最后就是正式迎娶的那一步了。

       二、完善了整个过程的汉代婚嫁文化

       周朝的人民对于婚礼是非常的重视,而汉代同样如此,并且在流程上也更加的严格,因为在他们看来,婚姻是一件非常庄严的事情,这个跟现代人们的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在古代社会,兄弟之间的情义在人生命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这时候的婚礼的重要程度已经可以跟兄弟之情相提并论,足以证明它的地位!

       而汉代人民的婚嫁习俗除了沿袭了周朝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及六礼外,还在六礼的最后一步亲迎这一步中更加完善。

       在将女子从女方接到男方家后,要举行正婚礼。首先是一对新人正式步入喜堂,先由主持婚礼的人进行祈福和对这桩婚姻进行称赞后再让这一对新手洗手进行清洁,意思是这一对新人怀揣着一颗干净圣洁的心灵步入礼堂,而后进行对席礼,两位新人面对面的围着一张桌子坐着,代表着成为一家人后一起生活的模样,然后在这一张桌子上吃饭,吃过饭以后就代表两个人正式成为了一家两口了。

       最后就是两人喝合卺酒,这个合卺酒在现在的婚礼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过是要变成了交杯酒,当时的合卺酒是将一个研早就挑选好的葫芦在婚礼当天切成两半,然后盛上酒一起共饮,表示两个人合为一。

       但是有人会发出疑问,为什么要用葫芦这样不方便的容器来盛酒而不用酒杯呢?其实这也是有由来的,葫芦的味道非常的苦涩,所以把酒放进去酒也会成为苦酒,让两个新人喝下去,也是希望这一对新人能在以后的生活里共同度过苦难的日子。

       在和男子正式成为一家人后,女子还要向来往的宾客证明自己已经成为这家人中的一员,就需要将自己发髻上的一个红色的头饰摘下,这个是在男子去女子家送订亲礼物时就送给女子的定情信物,看到这个信物后也就证明了女子正式成为新郎的家人了。而这场婚礼的最后一步便是拜堂了,新婚夫妇进行三拜后就可以送入洞房了,也代表着这场婚礼正式的部分已经结束。

       汉代的这场正式婚礼在继承了周朝的六礼后,还将正式婚礼的步骤也完善,这种做法不管是对于新人还是对于两方的家庭来说既是一种尊敬,也是一种重视的态度,也象征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中华的文化也因此而得以加深和继承。

       三、“泾渭分明”的明朝婚礼习俗

       自从汉代人民对于婚礼文化进行完善改造以后,一直沿用到了现在,但是到了明朝的时候这些完备复杂的婚礼过程只在皇家贵族中常见,普通老百姓们用自己的方式将这种文化进行简单化,并且朝廷对于百姓娶亲也有了很多的限制,所以在当时没有将之前流传下来的传统婚俗文化更大范围的扩散。

       百姓们之间的婚俗礼仪只需要进行六礼中的纳采、纳征以及亲迎这三步即可,至于以后正婚礼上的流程跟之前的也没有太多的变化,不过多了一个在女子出嫁时,由弟弟或者哥哥背上花轿,山西的很多地方还是流传着这一习俗的,还有一个在正婚礼的仪式结束后要去拜见男子家中的姑姑舅舅等长辈,这样下来整个婚礼都结束了。

       到了现在这个时候,除了将这些婚礼文化中的精华都继承下来以外,还多了一个回门的程序。因为现在社会中女性的地位也在逐渐增强,女性的意见和感受也会重视,古代的时候女性出嫁了是不可以随意回到娘家的,而现在的回门则是表明女子即使出嫁了也是可以回家去探望父母的。

       从周朝、汉代发展到明朝的这些婚礼习俗文化来看,婚礼的步骤又开始的简单到后来的完善复杂再到以后的简单化,婚礼所呈现的文化是深厚的,但是表现出来的却越来越简单。

       在现在的社会中,人们对于太过繁琐的婚礼文化都已经舍弃,而是取这种文化中的精华加以使用,既赋予了婚礼神圣的意义,也在无形中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

更多婚嫁咨询请关注:结婚网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