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影网 | 全影人才网 | 全影建站 | 远程数码 | 婚嫁习俗

结婚网城市列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婚嫁资讯

如何看待中国外交官在社交媒体上的“强硬”

作者:婚纱摄影2019-07-19 11:44 我要投稿

       外交远不仅仅是觥筹交错,更多时候是智慧与底线的博弈交锋;中国外交也超越了传统的折冲樽俎,当下正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和渠道来传递。这同时也要求我们的外交官们练就“十八般武艺”,随时准备在灵活应对与严守底线中切换。

       关注中国外交的人不难发现,近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在谈及“一带一路”、中美关系、涉港涉台抑或是应对个别外国媒体的抹黑和歪曲时,中国的驻外使节和外交部发言人们正越发频繁、系统、坚定地阐述中国的立场,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利益,中国外交也在这些反复的抗争中不断成长。

       渠道的多样与灵活

       7月8日,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和驻美国大使馆的推特账号启用。“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分裂中国的任何企图都不会成功。玩火者必自焚。”崔天凯7月10日发推文写道,引发了数以千计的跟评。就在崔大使开通推特的同一日,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也首度开通了“抖音”帐号,进一步增强和新媒体用户互动的同时,也力图展现中国职业外交官亲和及个性化的一面。

       另一则引发广泛关注的推文来自中国驻巴基斯坦外交官赵立坚。7月12日,37个国家联名致函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表达对中国涉疆问题的支持,积极评价中国新疆人权事业发展成就和反恐、去极端化成果。7月13日,中国驻巴基斯坦外交官赵立坚通过推特表示,37个国家对中国立场的支持,“(犹如)一计响亮的耳光,打在了美国及其西方盟国的脸上”,推文遂引发了1480条跟评讨论。

       社交媒体的使用,既坚定有力,又“身段灵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中国外交通过社交媒体发声,有利于增进国与国、民与民之间相互的了解和沟通,同时也更有利于针对西方一些干涉中国内政和抹黑中国外交的做法做出及时有效的回应与澄清。其实我们看到,西方国家在华的外交官们也会利用一些新媒体来表达他们的看法。”

       英国《卫报》7月16日报道称,中国的驻外外交官们正在尝试一种新的公共外交。报道援引西安交通-利物浦大学文化外交专家卡佩莱蒂(Alessandra Cappelletti)的话报道称,“这是中国外交行为体采取的一种新的沟通策略。”她说,“他们越来越多地以一种有效和复杂的方式使用这一工具,以尽可能多地接触到更广泛的(所在国)受众。”

       卡佩莱蒂重点关注中国文化及软实力在全球化时代的建构,她最近发表了一篇分析中国数字外交的论文。她告诉《卫报》说,自2014年以来,中国驻外大使馆都开设了官方的社交媒体脸书页面。但与脸书账户主要情况下用于推广中国文化和转载官方媒体对于外交合作的正面报道相比,外交官个人开设的推特账户更为个性化,回击了那种认为“中国是严重受限国家”的认知。

       “中国外交越发注重在社交媒体上发声是一个积极现象,”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林民旺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有些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占领了。推特等社交媒体上有很多反华的声音,就需要中国人提供另一种声音。中国外交官在社交媒体上发声也可以体现个性化的一面。”

      发声的强硬与坚定  

       事实上,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和越发接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脚步,一些国家的不安感也在增加,中国外交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问题。比如前一段时间的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言必称中国,在新疆事务、“一带一路”等议题上发表不友好言论,再比如最近英国外交大臣亨特在涉港事务上不断发声,试图干涉中国内政,这都需要中国外交在第一时间,更有力、直接和坚定地发出声音,捍卫国家利益、捍卫制度、捍卫尊严。

       也正因如此,在一段时间以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们多次强硬地回应涉港、涉台涉疆等严格意义上不属于外交问题的提问,代表中国官方发表权威声音。林民旺认为,“我们在香港、台湾、新疆等议题上的强硬是因为这些议题都涉及到中国的主权和内政,西方在这些议题上指责中国,实际上是想消解一个国家处理自己内政的合法性,所以中国做出比较强硬的回应也符合情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室主任薛力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评价说,“外交追求的是国家利益,通过谈判、妥协等柔性的方式取得共识。但外交也可以用强硬的语言,这也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世界其他国家在外交上也有强硬的时候。”

       阮宗泽分析指出,“我们可以看到近来西方正从各个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无端指责,他们抱着居高临下、‘教师爷式’心态,奉行干涉中国内政的做法,中国外交有义务也有责任,维护自身核心利益,维护我国安全与发展。中国的反击是正当的,在这些问题上中国的回应也必定是强有力和坚决的。”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外交坚定回应的同时,个别西方媒体又开始用另一套衡量标准和逻辑来看待这些做法。英国广播公司(BBC)7月17日便刊文称,中国外交愈趋“战狼化”,妄称“强硬的外交言论或已成为中国外交系统不成文的晋升考核标准。”

       对此阮宗泽认为,“外媒口中所说中国的这种强硬,恰恰说明了西方当前对中国内政干涉的肆无忌惮,这种强硬是对西方干涉的有力回应。西方是扔球的一方,我们是回球的一方,中国外交历来不干涉他国内政,我们在维护自身的利益同时也在维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所以中方做法是无可厚非的。”

       薛力也表示“在西方看来,中国现在力量强大了,说话也不像以前那么‘谦逊’了,所以有所谓中国外交‘强硬’的批评。这背后其实是现代版‘西方中心论’的一种表现,西方自以为真理在握,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只许它强烈批判,而别人只能‘谦逊’地回应。”

       薛力进一步指出,“从大的时代背景来看,现在世界不同文明进入了一个和平竞赛的新阶段,这可能会持很长一段时间。而西方文明实力相对衰落,影响力下降;中国、俄罗斯、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上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西方对中国的批评一方面反映了西方的焦虑,另一方面也说明西方更重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力量的声音,从客观上来说,这是好事。而中国在崛起过程中遭到来自外界的批评也可以说是一门必须经历的‘必修课’。”

       实际上,西方对于中国外交“强硬”的批驳也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就有外交人士评价道,“这既是中国声音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体现,也或许是中国外交戳到对方痛处的应证。”在今年3月8日的两会外长记者会上,就有外媒记者问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为什么中国的外交官在世界舞台上使用这么有侵略性的语言?这种方式能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外交目标吗?”

       王毅当时回答道,“咄咄逼人从来不是中国的传统,国强必霸压根不是我们的选择。当然,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也要维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更不会容忍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受到侵害。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任何中国的外交官,不管身处何地,都会坚定不移地表明我们的立场。”

更多婚嫁咨询请关注:结婚网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