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是光与影交织的艺术,光线让镜头中的事物产生明暗层次、线条与色彩。掌握用光控制因素,包括光的聚散、 光与物体间的亮度关系、反光率、光位、光比和色温,及其能呈现
作者:婚纱摄影2018-06-26 11:39 我要投稿
摄影是光与影交织的艺术,光线让镜头中的事物产生明暗层次、线条与色彩。掌握用光控制因素,包括光的聚散、 光与物体间的亮度关系、反光率、光位、光比和色温,及其能呈现的效果,可是成为摄影达人必修的学分喔。光的亮度和物体亮度光的明亮程度是指被摄物体接受光照后反射出来的光线强弱,它由光源的强度和被摄物体的反光率综合而成,因此也被称作反射光。光的明亮程度取决于光源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以及被摄体面积的大小。发光强度完全相同的两个光源,发光面积大,它的亮度就小,发光面积小,它的亮度就大,两者成反比。从光源发光面积大小来看,发光面积大,光照范围大、光线较均匀;发光面积小,光照范围小,光线较集中。物体亮度由两种因素决定,一是照度的强弱,二是被照射物体对光的表现。光照射在物体表面上时,物体对光有三种表现:一是反射,二是吸收,三是透过。物体对光的这三种表现,通常会同时出现,但各种物体对光的这三种表现,却各不相同,也正因为各种物体对光的反射、吸收、透过的程度不同,从而表现了物体各自的特性。反射力强的为明亮体,弱的为暗光体;吸收光强的为彩色体,弱的为无色体;透过力强的为透明体,弱的为不透明体。?▲光圈??F7.1,快门??1/160s,焦距??48mm,ISO 50。同一个光源,依据距离被摄体远近不同,所呈现的光照效果也不同。离被摄体近,其光照面积就小,光照强度就强;反之,则其光照面积就大,光照强度就弱。反光率反光率表示物体反射光线的能力,是反射光强度和入射光强度的比值,它是由物体自身的质地及其吸光的能力等所决定的,同时它还受光照条件和光照角度的影响。不同质地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反光率,如白雪反光率为98%,而黑碳的反光率则仅为??2%。不管是晴天还是阴天,相机的测光系统将测光区域中的所有不同物质的反光率都视为??18%?的标准灰。摄影的曝光控制主要就是根据物体表面的反射光来进行操作的,而物体的反光率对于相机的测光系统有着重要影响。不同质地的物体反射光线的能力也不一样,镜面的物体要比粗糙面的物体反射的光线多。要获得正确曝光,就必须在相机测光值的基础上灵活地加以调整曝光补偿。▲光圈??F4.5,快门??1/200s,焦距??135mm,ISO 100。亚洲人皮肤的反光率约为??20%?的灰度,接近于??18%?的标准灰度,在拍摄时对着人物的皮肤直接测光,得到的曝光值基本准确,人物的肤色基本能够得到还原。光位(投射方向和投射高度)光位是指光源相对于被摄体的位置,即光线的方向与角度。决定光线角度的因素主要就是光位,不同的光位决定了不同的光线投射角度或者照明角度,同一物件在不同的光位下会产生不同的明暗效果,顺光下被摄体就亮,逆光下被摄体相对较暗。摄影的光位可以千变万化,但是,归纳起来主要有正面光、前侧光、侧光、后侧光、逆光、顶光以及底光等几种形式。顶光与底光是相对特殊的光线,在摄影创作中很少碰触。▲光位示意图。▲光圈??F4,快门??1/400s,焦距??70mm,ISO 50。后侧光有利于强调人物的立体感。光比(主光和辅光)除了 ??平面的物体,任何非平面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都存在着明暗面,物体的明暗面受光量多与少的比例即为「光比」。光比通常是指主光与辅光的差别。光比大,物体的反差就大,有利于表现边缘硬朗的物体;光比小,物体的反差就小,有利于表现柔和的效果。通常情况下,主光和辅光的强弱与被摄体的
摄影化妆培训距离决定了光比的大小,利用调整主辅光的强度及与被摄体的距离,可以改变物体受光的光比。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反光板或者闪光灯对暗部进行补光,以此来调整物体的光比,使物体产生柔和的明暗过渡。▲光圈??F11,快门??1/160s,焦距??24mm,ISO 100。这是一幅典型的逆光人像图片,主光从人物后面照射,辅光在人物的前面形成补光,人物的轮廓线极为明显,画面的反差较大。色温色温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它表示的是光源的放射能。色温理论是由科学家开尔文??( Kelvin )?发现并制定的,所以用他名字的第一个字母「??K 」作为计量单位,热力学温度的零度就是??-273 °C,因此可以说色温就是光源色的温度。K?值越高,显现的颜色就愈趋向于白蓝色;K值越低,显现的颜色就愈趋向于黄红色。一天当中光的色温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日出后??40?分钟光色较黄,色温在??3000K?左右;正午阳光强烈,色温上升至??5400 ~ 5600K;阴天正午时分则约??6500K;日落前光色偏红,色温又降至??2200K?左右。▲光圈??F9,快门??1/200s,焦距??16mm,ISO 100。晴朗的天空漂浮着白云,极高的色温使整个画面呈现出蓝色调。
夏天出油越来越多,毛孔越来越粗大了,明明都试了那么多收缩毛孔的方法,可是依旧没有任何效果!有可能你已经陷入收缩毛孔的误区了,用了不恰当的方法会让你的毛孔永远小不了。下面,跟美容学校一起来看看大多数人都会犯的收缩毛孔的误区吧。 收缩毛孔误区一:用冰水洗脸 冰水洗脸能起到一定的收缩毛孔的效果
摄影培训,但你知道吗?冰水很难溶解污垢、很难洗掉肌肤上的洁面产品,很容易出现毛孔阻塞现象。而且低温虽让毛孔收缩,但同时也降低了肌肤吸收养分的能力,造成肌肤无法得到充分的补水和滋养,久而久之出现干燥、松弛,毛孔反而更大。所以,在用冰水洗脸时最好要深层清洁面部肌肤,而且最好不要频繁地用冰水洗脸! 收缩毛孔误区二:一味地去除角质 很多MM看到毛孔粗大就一味地去除角质,可是如果你的毛孔粗大是角质层堆积造成黑头粉刺将毛孔撑大的原因,那么去角质确实有效。但如果你的毛孔是因为污垢阻塞或者老化引起的,去角质并不能去除污垢和紧致肌肤,反而会降低肌肤保水度,加速毛孔细胞的萎缩,加剧大毛孔情况。 收缩毛孔误区三:拒绝使用磨砂膏 很多人担心使用磨砂膏会让毛孔变大,所以就拒绝使用磨砂膏。其实,除非你是角质层特别薄或者敏感肌肤,完全可以放心使用的。磨砂膏可以清除毛孔内的脏东西,去除老废角质,避免角质堵塞毛孔。但是要注意使用手法,按摩的时候力度要轻,时间也不要太久。同时,也要注意使用频率,一周最好不要使用超过两次。 收缩毛孔误区四:依赖酒精成分的收敛水 可以瞬间收缩毛孔的收敛水大多含有酒精成分,也就是依靠酒精的清凉感加上凝固角质蛋白的效果,从而达到收紧毛孔的功效。虽然收缩毛孔效果明显,但是很快就会恢复原样,所以无法从本质上改善毛孔粗大问题。 收缩毛孔误区五:喜欢挤痘痘 光洁的肌肤长了颗痘痘怎么办,先挤掉再说!这可是个大错误。在挤痘痘的过程中,痘痘周围肌肤的毛孔的结缔组织受到压迫,从而发生变形,虽然痘痘挤掉了,但是也很难恢复弹性和支撑力。而且痘痘虽然挤掉了,痘痘周围的毛孔很难恢复紧致,过几天油脂和污垢更容易堆积在“大开门”的毛孔里,这也是为什么挤掉痘痘后原位置更容易反复出现痘痘的原因。 收缩毛孔误区六:过度清洁 如果清洁不当,新陈代谢不顺利,老化死皮无法如期脱落,死皮就会堵塞在毛孔里,会致使毛孔扩大。但是如果清洁得太过用力,让皮肤严重缺水、紧绷干涩、干燥脱皮,反而容易让我们的肌肤产生角质代谢不正常或老化现象,过犹不及让毛孔越来越大。因此,收缩毛孔切勿过度清洁。 收缩毛孔误区七:只在白天做控油工作 收缩毛孔的方法之一是要对肌肤进行有效控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毛孔粗大的现象,但是很多MM可能不知道,中医认为人们白天皮肤表面的油光,都是皮脂腺在夜晚分泌的。因此,只有在夜晚进行针对性护理,才能更有效地控制白天皮肤表面的油光。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