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杰作品
陆杰的生活履历很简单:1980年服役,后在机关工作拍摄,1997年到上海画报工作至今。1990年宋庆龄诞辰100周年画册,任图片编辑,画册获华东地区一等奖;1991至1995获上海交通、新闻、重大工程摄影等一等奖;2002年至2010年历经八年出版《世博日记》;30多年来,已经完成黄浦江、苏州河、城市系列等几百组上海故事。
陆杰作品
陆杰给我们带来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恐怕就是他在80年代对上海刻骨铭心的“目击”。80年代的上海在记忆中已经是一片模糊,20年沧桑世事变化之快,恍惚“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要想真真切切地描述出来,对于每一个体来说,恐怕绝非易事。那时候上海的城市美化运动正刚刚开始,从黄浦江上观察两岸,浦东的高楼宛如婴儿头上的稀疏毛发,尚未衔接成基本的建筑轮廓线,而浦西的外滩建筑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视觉主体,却已经濒临解体的威胁。大都市新旧交替的纷乱无序,正面对意识形态严酷的美学打击。现代化运动正在摧毁一切现有的生存法则,除了洋房尚有一些“存留价值”、而石库门则在“新天地”的虚假语境中得到“重生”外,混凝土运动开始了自相残杀的进程。
于是,“上海1980”,似乎成为了一个虚幻的话语空壳,在一夜之间的蜕变中得以重生,却也留下了无数的遗憾。好在历史总会弥补人类天生的缺陷——自从摄影术诞生之后,图像的纪实功能和与生俱来的时间深度魅力就为历史填补了许多空缺。在陆杰的这些画面中,正是上海80年代前期的真实写照,它可以唤醒人们对一个时代的依恋之情,对生活其间的大都市的重新审视,以及对我们自身生活状态的再次检点……
这些画面有的是以全景的视野,从黄浦江的两岸折射出一个大都市在经济复兴的时代特有的姿态。一两幢高楼下层层叠叠的老式民居,铺开了一路的沧桑和沉重的叹息。拥挤在铁道口密密挤挤的人群,将新旧交替之间的艰难和复苏构成了斑斓的图案。大雪过后的万人体育馆,变形的立交桥前的第一百货,以及从今天的目光看过去的徐家汇的寂寥和空旷,都会让人发出一声声惊叹。还有一些独特地标志性构成,比如黄浦江上布满岁月伤痕的帆影,驶在南京路上似乎已经显得有点怪诞的22路电车,都是岁月不可磨灭的精彩见证。尤其是如果将目光聚焦在踏上十六铺码头的那些身影,以及挤上公交车的上班一族,人们的服饰、姿态以及身边的所有细节,都将串起上海人的无限感慨……
陆杰作品
在中国现代化启动的上个世纪80年代,上海充当的是改革开放的“后卫”。在这样的格局下,上海呼唤的城市精神就是当时频频出现于宣传媒体的一句话:“重振大上海的雄风”。“重振雄风”是针对“雄风不再”而言的。在80年代的前期,上海经济增长的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大滑坡”,工业甚至破天荒地出现了负增长。但是上海人以其坚毅的步伐,终于走过了岁月最为艰难的一段路程,从而在90年代一举喷发出惊人的活力,重新回到了世界大都市的竞争行列。20世纪90年代,随着浦东的开发和明确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方向,上海从改革开放的“后卫”走到了前沿。如今回眸这些令人喟叹再三的图像,不仅可以带来振奋人心的力量,也可能引发对都市精神的反思。这意味着上海应当认识到新一轮发展对中华所肩负的率先性使命,以及它的城市精神对于精神具有的前瞻性。发展的空间不仅仅意味着向前看,也许更重要的是有必要放缓前进的脚步,回过头看看走过的路程,静下心来思考现代化的进程对人类生存的真正意义所在。只有这样,后面的路才会走得更为坚实,在经济至上和环境生态至上两种截然不同的全球化意识形态对立的焦点上,寻找到稳实的立足点。20年来上海城市精神的嬗变,可以看到它在与时代共进中的成长。这些照片就是在成长过程中的真实写照,没有任何的虚假和夸张,追求的是平实和感人。尽管画面的色彩已经不再如当年的那么鲜艳,一些细节也显得模糊和粗糙,但是它的真诚永在,它的魅力永存,于是它的价值也就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愈显珍贵!
陆杰作品
“上海,1980”,照片中的故事似乎还在验证1856年法国作家厄恩斯特·拉肯说过的一段话:“照相术随处可用,它可以把我们人类社会生活中值得回忆的情景,我们的光荣,我们的欢庆,我们的灾难……一件件记录下来,并把它们遗留在历史档案中。” 我们曾经生活在这些照片里,我们曾经就是这样生活的,这些照片的意义就是生活本身的意义——还有什么能比这样的命题更让每一个拍摄者产生一种自豪感呢?
上海,曾经流逝的1980,深深地藏在陆杰的心中,相信也会珍藏在每一个上海人的心底!